一、对于《齐物论释》的研究(1) 1912年至20世纪末的零星评论和研究尽管章太炎对《齐物论释》这部著作自视甚高,但历史事实是该书在上个世纪受关注并不多。该书自1912年初版面世以来,虽受到梁启超、胡适、钱穆等著名学者关注,但未见有人专门撰文讨论这部著作,一些治诸子学的学者也只是在个人专著中稍带提及该书。
章太炎自述: 少虽好周秦诸子,于《老》《庄》未得统要。最后终日读《齐物论》,知多与法相相涉,而郭象、成玄英诸家悉含胡虚冗之言也。既为《齐物论释》,使庄生五千言,字字可解,日本诸沙门亦多慕之。 齐物论释的创作者· ··· 章太炎作者 作者简介...
同时,章太炎解此语亦引入《寓言》篇“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之说,认为这个“种”即指分子、微分子、原子、细胞等物理学概念;其论证黄金颜色与黄金物质相分离时(相当于“白马非马”),引入光照原理;其解《齐物论》寓言“罔两...
关于《齐物论释定本》。康心如主持之“上海右文社”曾于1915年铅印《章氏丛书》,据他回忆,这是《章氏丛书》第一次结集出版,这套丛书含章太炎著作十一种,其中有《齐物论释》,而未见《齐物论释定本》。1917年开始,浙江图书馆重新校勘出版《章氏丛书》,直至1919年全套书十四种出版完成,其中除《齐物论释》外,...
在章太炎看来,这一点恰好和庄子在《寓言篇》中所说的“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互证。《成唯识论校释》玄奘译,韩廷杰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天钧”既然就是蕴含万有种子的阿赖耶识,而且“万物皆种,以不同形相禅”,所以位于“两行之道”这一框架中的“真谛”和“俗谛”...
《齐物论释》为章太炎以佛解庄之力作,也是庄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里程碑式著作。本文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对于《齐物论释》中的诠释方法加以研究,并指出这个文本主要运用了格义法、遮诠法和判教。身处中西文化交汇时期的章太炎,在多方采撷佛学和西学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对于《齐物论释》作出了独特性的诠释,是通过诠释传统而...
章太炎思想中的佛学因素历来为学者所关注,对章太炎佛学思想的探讨要将之置于近代以来佛学发展的脉动中加以把握。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于法藏的辩难为中心,围绕“十钱喻”与“椽舍喻”以及阿赖耶识缘起、无尽缘起等问题焦点,...
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于法藏的辩难为中心,围绕“十钱喻”与“椽舍喻”以及阿赖耶识缘起、无尽缘起等问题焦点,可以分析章太炎的“齐物哲学”与华严宗的离合关系,凸显章太炎思想与华严宗之间的张力。在性寂说与性觉说、妄心系与真心系的佛学判摄框架中摸索章太炎佛学所处的位置,亦可为进一步探讨其“齐物哲学...
王颂,1971年生,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摘要:《齐物论释》是章太炎的重要哲学著作。本文聚焦于该著作探讨的“名言”问题,将其还原到佛教思想史和庄学的脉络,比较分析毗昙、中观、唯识和如来藏各系对语言问题的
章太炎《齐物论释》真与俗的双重义谛[1] 个人简介: 黄燕强,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广东哲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诸子学与中国近现代哲学。 摘要:章太炎《齐物论释》旨在发明“一往平等之谈”,他为此建立了“平等”的形上学基础,论述了“无我证真”而通向平等的工夫论,且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