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梁时期文学“新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永明声律说兴起。《南史.庾肩吾传》:“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眺、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其“新变”的意义是揭示四声协调的规则并自觉运用到诗文创作上从而变以往自然的巧合为人工的声律开启诗文格律化的道路。水叫声律说对诗体转变的影响显著形成了所谓“...
在整个南朝齐梁的社会风气当中,不管是处于上位者的统治阶层,还是处于过渡地带的文人学者,又或者是某些社会底层人士,他们都热衷于以游戏论文化。王羲之在《兰亭集序》当中讲曲水流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交流方式。而在曲水流觞当中,众人比拼诗歌,比拼创作,比拼引经据典的能力,这都是常有的事。如此耀眼的齐梁...
齐梁文学总结了自魏晋以来将近四百年文学艺术发展中的新成果和新经验,重视文学的“缘情”本质,讲究艺术形式的华丽,注意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初步形成了近体诗的格式和雏形。这些毫无疑问对文学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可以说没有齐梁文学的发展,也就不会有唐诗的繁荣。齐梁文学的不良倾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相当一部分...
上述情况表明,自隋朝开始,人们迫切要求改变齐梁文风的共识已经形成,但是当时齐梁文风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客观存在着。 这大致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文风的历史惯性仍发挥着作用;二是齐梁文学本身的价值客观存在,不容抹杀;三是改变齐梁文风的时机尚未成熟,所以不管是政治家、史学家还是文学家,尚不能正确地指出改变文风...
齐梁陈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上的一个过渡期,这个时期的文学出现了与前朝文学截然不同的特点。首先是从注重文学的内容变成了注重文学的艺术技巧;其次这个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声韵理论。这个时期,永明声韵理论开始形成并逐步完善,永明声韵理论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除了永明声韵理论之外,这个时期还...
刘宋其他诸王幕府则没有形成有规模的文学集团,刘宋诸王对文人诗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诸王对以吴歌、西曲、乐府舞曲为代表的流俗文学的喜爱,对于幕府文人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相较齐梁而论,刘宋一朝的文人,个人特色比较鲜明,这和刘宋处于皇权政治的发轫期有关系,皇族还没有取得文化上的统治地位,皇帝和...
齐梁时期的美文学则有所不同。沈约等人在整理声律论的同时,沉溺于没有思想和个性的美词丽句。文学成了绝望心理的逃避场所。《唐诗的精神》中提到:“像人造花似的齐梁艳体诗”是“绝望基调上的一种消遣”。📖 正史方面,晋陈寿的《三国志》、宋范晔的《后汉书》、梁沈约的《宋书》、梁萧子显的《南齐书》和...
齐梁文学:山水诗与宫廷文学的碰撞 齐梁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继承了山水诗的传统,追求新奇的体裁。与晋宋文学不同,齐梁文学回归了居高临下的俗世,对田园诗的继承显得力不从心。山水诗虽然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但齐梁文学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文学与自然融为一体。 齐梁文学的环境背景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常常被文人墨客所称颂,百花齐放的文学之风在这一时代得到了极其兴盛的发展。纵观魏晋南北朝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天下割据则文化繁荣,为官引领则上行下效。尤其是在南朝齐梁之时,皇室及社会统治阶层发扬隶事游戏,崇尚游戏交友,把文学作为衡量交友过程的重要标准。在这样的社会风尚之下,耀...
在东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影响,家族文学集团是文学发展史上比较显著的现象,著名的如王、谢两大家族,可谓是名家辈出。刘宋时代,皇权得到进一步巩固,这样,到齐梁时期,就形成了以皇室成员为中心的三大文学集团,这就是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萧纲文学集团。集团成员之间彼此唱和以及同题共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