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圈现在有两个大问题亟待解决:1.掌握大量学术资源的大佬很多早就不做学问,成为了学术掮客,忽悠经费,搞关系,垄断学术评审话语权。2.劣币驱除良币,一些蹭热点,(知乎说gui tian不妥,我改成拍马屁吧)学术大佬的投机型学者发表大量论文,以此在国家级人才项目的评审中把一些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干翻在地...
来源| 知乎、个人主页等 “90后”教授、博导越来越多,刷爆朋友圈的同时,也刷新着大家对“牛人”的认识。 近日,又有一位90后学者火了:92年出生,本科毕业后3年读完博士,博士期间发表40余篇SCI (一作/通讯 31 篇),毕业即获聘成为985高校特聘教授。 他就是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的特聘教授——齐冲冲。 齐冲...
谁有时间的可以去仔细看下,应该只是换了种算法算了下,database都一样。当然,作为学术小菜鸡,我也...
齐冲冲的研究方向 知乎用户“Dylan”评论道: 很赞同“CS跨行碾压”这一说法,“CS+”大部分会有大量成果。 其实现在,如CS和Math的研究人员,纯研究理论算法的,成果发表在期刊并不是很多,大部分成果都会发表在相关领域的顶会上,所以CS的期刊文章并不是很多。一方面是,纯研究理论算法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具体应用对象...
zn大学和uwa及相关院校的文章,我以后会仔细审。与其说是qi研究方向是采矿和膏体填充,不如说就是水泥...
知乎用户 5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既不想评价其他学校,也不想评价其他学者,但是,似乎很难做到完全撇清。 按理来说,Materials Science, Chemistry, Nanotechnology, 都是比齐教授的学科更容易发论文的,不过一般情况下,这几个学科的最顶尖青年学者或者博士生,也是达不到这个效率的。 我曾在世界上Top 2的课题组作为研究人员...
1)相信,疑问点最多的就是SCI的数量了。确实,这样的SCI数量,只能用惊人两个字来形容了。SCI我们...
1.采矿就是夕阳产业。平时我们都说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可实际上采矿应该是最 ⑧行 的。这个专业太小众...
中南这tubie学校(招这人的学院是中南最tubie的采矿专业学院),就像个活在wenge时期的高校,就是改不...
总觉得他要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