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黑潮联合调查航次的东海黑潮流量变化.docx,中日黑潮联合调查航次的东海黑潮流量变化 1 中日黑潮速率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对中日黑潮差异的解释,主要包括政 在中国,从1986年到1992年,对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黑潮进行了联合研究。关于东海黑潮的结构和流量变化有许多国内外学者
本文基于日本气象厅1956—2005年间在东海PN断面获得的观测资料,结合NCEP风场资料,研究了东海黑潮流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西北太平洋风场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对黑潮流量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海黑潮流量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19—33Sv范围内,其多年平均值为24.30Sv(1Sv=106m3/s)...
大多的盐是随海水的温度升高,而其溶解度随之增大的,而黑潮流经区域属于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同时气温高,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使得海水盐度较高;黑潮属于暖流,流速强,流量大,暖流经过的海域,会使其经过的地方的温度升高,从而导致的海水的蒸发量增大,从而使盐度会上升,A正确。大量河流注入会...
东海黑潮流量输送具有长期的线性增强趋势, 在1956—2005年间它们分别增加了8.73Sv、9.86Sv和9.38Sv。相关与合成分析结果表明, 黑潮源区和东海黑潮流域上空的经向风异常是黑潮流量年际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PDO则对黑潮流量的年代际变化有重要作用。【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 【年(卷),期】2014(045)006 【总页数】...
关键词 台湾以东黑潮流量,风应力旋度,年际变化中图分类号 P731 台湾以东黑潮(24°N 附近)是东海黑潮的源头,其流量的低频变异会直接影响到黑潮流域SST 的异常,也会影响到我国夏季的大气环流和降水(黄荣辉等1996)。根据船舶观测结果,台湾以东黑潮流量平均约为21—33Sv (Liu et al ,1998),变化范围主要在...
日本暖流(又称黑潮)是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向北流动的一支强劲海流,具有高温、高盐、流量大、流速快、流幅窄等特征。日本暖流的“蛇形大弯曲”(日本暖流干流有时似蛇爬行一样弯曲)对我国 、日本等的气候影响显著。 下图为日本暖流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6-8题。120°125°130°海沿岸黄海江黄海暖流长江冲淡水 。长...
利用1977-1991年日本“Kuroshio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Research”(KER)资料和日本气象厅海洋观测资料计算吐噶喇海峡的黑潮流速和流量。结果表明,海峡处黑潮主轴的平均核心流速为92.0CM/S,平均流量为24.1×10^6M^3/S,揭示了吐噶喇海峡黑潮流速的多核结构和多股流动的突出特征,探讨了海峡中流量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关键...
22.西太平洋的西部,清澈的水面上“漂浮”着一条深蓝色的“彩练”,远远看去呈蓝黑色,它就是有名的黑潮。以下关于黑潮的表述错误的是()。A. 黑潮较狭窄,流速慢,海水流量小
进一步呈现出黑潮具有季节内㊁季节㊁年际以及年代际等多尺度变化规律㊂自1955年起,日本长崎海洋气象台对东海黑潮进行了长期水文观测,观测断面位于冲绳岛西北的P N (G )断面和吐噶喇海峡的T K 断面,这对于了解东海黑潮流量的多尺度时空变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键词 黑潮流量; PN断面; TK断面; 多时间尺度变化; 引文网络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共引文献 同被引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二级引证文献 1. 东海黑潮地转流计算中的零流面选取问题[J].陈红霞;刘娜;袁业立;华锋;郑全安,海洋科学进展.2007,第4期 2. 吐噶喇海峡黑潮流速结构和流量的研究[J].林葵;汤毓祥;郭炳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