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遗址,黑水城,蒙古语称为哈拉浩特,又称黑城,位于干涸的额济纳河(黑水)下游北岸的荒漠上,距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库布镇东南方向25公里,是居延文化的一部分。
黑水城遗址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和战火纷飞,如今依旧矗立在大漠戈壁之中。走进依旧宏伟壮观黑水古城遗址,宛若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时代。据记载,黑水城遗址繁盛于西夏时期(公元1038年),当时的西夏王朝在此设置“黑水镇燕军司”,是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边防要塞。脑海中似乎浮现出了古代商队的壮丽画面,耳畔响起的驼铃声,...
📜 探索西夏文化的瑰宝,黑水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是丝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座古城始建于西夏时期,历经元代的繁华,最终在明朝的战火中化为废墟。🌍 黑水城,也被称为额济纳城,是西夏古都,更是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这里曾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见证了无数商旅的往来。📚 历史的长河中,黑水城曾...
黑水城遗址:佛教绘画的宝库 黑水城遗址,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额济纳河流域,是丝绸之路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自1909年至今,这里屡次出土了众多佛教绘画,其中尤以藏传风格的唐卡为珍。这些唐卡不仅数量众多,更难得的是其保存之完好、制作之精美以及色彩之鲜艳,为研究西夏、元时期的藏传佛教艺术提供了宝贵的...
柯兹洛夫在黑水城遗址发掘出的绘画作品可以分为三种风格:一种是深受宋代影响的汉地风格,一种是受西藏影响的藏传风格,还有一种是汉藏合璧的融汇风格。 柯兹洛夫带回的很多绘画都以藏传佛教唐卡的方式装裱,上下部分的装裱呈相对的梯形,不似汉族绘画的长方形。这些画的题材也是典型的藏传佛教人物,如绿度母、空行母、尊胜...
当这批文物在圣彼得堡展出,引起极大的轰动。黑水城遗址的发现也被西方公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继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图中这件文物就是当时科兹洛夫从黑水城抢走的文物之一:一张西夏官员的画像目前馆藏在俄罗斯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原冬宫博物馆)。这幅画像上的人物应该是当时西夏的一位...
编剧笔下的桥段并不是凭空捏造,这个宝藏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水城遗址——一座消失在丝绸之路上的繁华都市。不同的是,它并没有60年出现一次,而是在黄沙中掩埋600年后,才被俄国人科兹洛夫挖出,并惊艳世界。 ...
🏰 黑水城,蒙古语称为哈拉浩特,是“草原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这座城市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距离达来库布镇东南方向25公里,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时期,是居延文明的一部分。🌄 残阳如血,漠风当歌,烽火狼烟、羽翎传信。在这片戈壁、大漠的背景中,黑城更显沧桑。轻抚暮色笼罩下的残垣断壁,沉甸...
🏰 探秘内蒙古的黑水城遗址 🏰 📍 黑水城,这座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东约22公里处的古城遗址,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古城之一。🏛️📜 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黑水城开始建造。到了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大将冯胜攻破黑城后,这座古城便被废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