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也被称为“矮缩病”或“矮仔禾”,是一种由带毒的白背飞虱传播引起的病毒病。近年来,该病在南方稻区,尤其是江西省和湖南省的危害范围不断扩大。本文将通过详细描述该病的传播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传播特点 白背飞虱是南方水稻黑条...
同一品种,管理差发病,管理好不发病。 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 1、防治策略:以“治虫防病”为目标;以“综合防治”为基础;以“治虱防矮”为手段;合理布局,连片种植;同期移栽,合理密植;清除田边杂草,压低虫源、毒源。 2、防治原则: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
1、科学拌种 拌种是防治稻飞虱及南方黑条矮缩病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苗期发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大,严重的可以绝收,后期发病对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正确使用拌种剂,有效期可以长达25-35天,对预防苗期南方黑条矮缩病有很好的作用。在高浓度的防治稻飞虱的药剂(如吡虫啉)中添加成膜剂和缓释剂,制成...
根据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应重视预防,做好“治虱防矮”。结合各地病虫情报及田间观察,2023年稻飞虱发生较往年早,在江西、湖南等地6月份已经有蛮多的稻飞虱出现了,因此中晚稻在播种期至分蘖期注意防治白背飞虱,主要防治措施如下:一是选择抗稻飞虱的品种,避免种植高感稻飞虱的水稻品种。二是药剂拌种预防稻...
一季稻、双季晚稻发生大面积矮缩,大多是由稻飞虱(白背飞虱为主)传播的黑条矮缩病引起,也有少部分是除草剂使用不当或坐蔸引起的,可以通过症状判断,这不是种子质量问题。去年湖南浏阳地区一季晚稻在抽穗时有几万亩发生矮缩,前期矮缩的不多,抽不出穗,抽穗出来的也是黑谷,穗粒也不多。黑条矮缩病属于病毒...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目前尚无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在水稻的感病生育期严格控制迁入的带毒灰飞虱的数量,从病害的源头抓起,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可以明显降低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为害。 1.选择抗病品种,改善栽培制度 在病区扩大种植抗病品种,逐步淘汰感病品种。提倡同期播种、适当推迟播栽期,避开一代灰...
近日,记者从浙江省农科院获悉,该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生物学团队联合浙江大学科研人员,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水稻模式体系为研究对象,就该病毒的生存机制开展研究并取得了突破。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新植物学家》。 南方...
香蕉叶斑病可分成黄、黑条褐斑两大类。黄条叶斑病是指在植物新梢1/3或1/3的叶子上产生一条黄绿色的条痕,条痕逐渐扩展为暗黑色的水渍状病斑,病斑周围有一层黄晕,病斑中央是棕色或铁红色。病情较重的时候,病斑相互粘连,叶子枯萎而死。黑痣病:发病于植物第3或第4节叶片背后的脉络之间,产生退色的青斑,...
水稻矮缩病又称普通水稻矮缩病,是由黑尾叶蝉、二条黑尾叶蝉和电光叶蝉传播的病毒病,其中以黑尾叶蝉刺吸植株传播病毒为主,主要发生于南方水稻区,特别是三系稻容易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水稻矮缩病中的新病种,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等主产省均会发生,其传毒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在谈如何...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药剂的创制与应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隐性强、危害重、防控难度大,是中国、越南等国家稻区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危害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安全生产。该病害的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