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自己要成为一名黑客,我有这个信心,因为我才27岁,根据《10000小时天才理论》,我完全可以在35岁之前完成10000小时。我成为一名黑客,我想肯定可以将自动化弄得更好,创造更好的机器人去服务人类。我相信机器人会令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计算机也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三) 在知乎上看到如何锻炼人的...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篇1 这本书是硅谷创业之父,Y Combinator创始人Paul Graham的文集。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作者认为黑客(并非负面的那个意思)与画家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他们都是在创造,而不是完成某个任务。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逻辑如下:未来的人类生活不仅是人与人的互动,而是越来越多的与计算机互动,所以必须...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作品的深度与影响 《黑客与画家》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打开了我对创新、创业和人生哲学的全新理解。作者保罗·格雷厄姆通过黑客和画家的隐喻,让我对创业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书中的主题深入人心。格雷厄姆以黑客和画家为例,阐述了创新的过程...
黑客,也就是拥有极高水平的计算机技术的人,往往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书呆子”。不论是画家还是工程师黑客,真正能创造的人都是可以把控品味的。黑客必须像画家一样,时刻考虑到用户的人性需要,这样才能做出伟大的产品。
黑客与画家,这两个词正是格雷厄姆前半生的人生写照。“黑客”(hacker)在我们大多数人眼里就是入侵计算机、干破坏性事情的人。但是,在很久以前这个词被发明的时候,“黑客”,完全是正面意义上的称呼。“黑客”这个词不仅是一流能力的象征,还包含着求解问题过程中产生的精神愉悦或享受。
总之,《黑客与画家》这本书让我对黑客这个神秘群体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技术、社会和创新有了更多的思考。虽然有些地方我还似懂非懂,但这就像品尝一道新奇的菜肴,即使味道有点怪,但也给了味蕾一种新的刺激。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800字》篇二 《黑客与画家》这本书读完,我感觉自己像是被人拉着在一个新的世...
在《黑客和画家》中,Paul 首先为大众眼中 的“黑客”正名,黑客是 Hacker 的音译,因为名字里面有“黑”,且在报道中总是出现负面新闻,所以大众认为黑客就是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进行可以破坏的人。其实真正的黑客主要是指技术高超的程序员,而 Cracker 才是指恶意破坏的人。 在书中 Paul 也表达了一些比较前瞻的观点,...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1000字《黑客与画家》是硅谷“创业教父”保罗·格雷厄姆的文集,主题是“黑客”(这里的黑客并非是计算机系统入侵者),主要讲述了黑客的成长、黑客的贡献和黑客的工作方法,非常值得技术爱好者阅读。我读的是阮一峰老师的中文翻译版。 引言 这本书成文于2000年前后,可以说,他预见了21世纪互联网公司的...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黑客与画家这本书,是硅谷创业之父的Paul Graham的文集。 作者背景 Paul Graham和读书时代的朋友Robert Morris合作一款软件来赚钱,当时互联网的概念非常热门,于是Paul就决定开发一个搭建网店的软件,这方面他想出一个创意,直接让用户通过浏览器操作服务器。正当他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第三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