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抑菌药的新进展之黄酮类化合物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病原菌日益广泛的耐药性已经成为21世纪个球公共11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1】据统计,一种新的抗菌药物从研制到临床应用一般需要5一10年,而细菌产生耐药仅需2-3年因此,研发新的抗菌药物已经成为医药产业面临的迫切任务。基于目前抗菌药物的研究现状,天然产物...
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动物保 谢鹏张敏红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 摘耍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一大类天然产物,很多黄酮具有广谱抗菌 活性. 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抗菌活性,以及近年来的抗菌研究加以总结.并 对其发展 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谭黄酮类化合物抗菌作用 编者按:出于食品安...
近年来,对于黄酮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构效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从结构特征上可以发现,查耳酮(包括二氢查耳酮)具有其他黄酮类化合物所没有的C3链开环结构。虽然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对开环结构的查耳酮具有活性增益效果的结构单元对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同样具有增效作用,但是为了更为清晰地阐明黄酮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构效...
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研究进展细菌耐药性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迫切需要寻找到新的有效的治疗药物。黄酮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直接抑菌、协同抑菌及抑制细菌毒性等作用。本文主要对2005年以来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标签:黄酮;抑菌活性;协同作用;构效关系;作用机制...
2 黄酮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构效关系2.1 黄酮分子中电荷密度的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抑菌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文献很少,国内张金桐[7]等对此的研究较早,研究发现:分子中的电荷密度可以作为衡量药物的活性指标。当药物同受体发生亲电反应而形成共价键、氢键或电荷转移复合物时, 就可以提高和延长抗菌效力。因此黄酮类分子中电荷...
摘要:目的:探究罗布麻中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观察抑菌效果,测定抑菌圈直径,以抑菌圈的直径作为评价标准。结果:粪肠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对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低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对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敏感性相对较弱。结论:罗布麻叶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肺炎...
内容提示: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ISSN 1672-6693,CN 50-1165/N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网络首发论文 题目: 黑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提纯及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 曾俊,李梅,刘晓爽 收稿日期: 2020-06-15 网络首发日期: 2020-11-30 ...
1.化合物提取及分离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香树果实进行提取,初步得到其黄酮类化合物混合物。进一步采用硅胶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各个黄酮类化合物。 2.化合物结构鉴定 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液质联用质谱等技术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3.抑菌活性测定 采用平板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对香树果...
摘要: 目的:观察芒果苷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探讨黄酮类化合物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协同抑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液体试管法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痤疮丙酸杆菌,按试管称释法调整细菌浓度,观察芒果苷的抑菌作用.结果:单药使用时,芒果苷对痤疮丙酸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3 378.4,8 446.0 mg·L-1,抑菌效果...
于此,笔者就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抗菌 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 人类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老年性痴呆、震颤麻痹症等疾 病几乎都与氧自由基有关。传统的合成抗氧化剂存在一定的 毒性,甚至可导致畸形、癌症,许多国家开始限制甚至禁止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