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毛主席从未忘记这个远在湖北的干娘。1959年,毛主席审阅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天安门观礼名单时,特意加上了“干娘”黄菊喜的名字。就这样,黄菊喜被请到北京,和毛主席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国庆盛典。1971年,为国家付出了一切的黄菊喜老人,在湖北老家安详去世,享年88岁。消息传到北京,毛主席当场落泪,遗憾地...
1955年8月15日,黄菊喜在医院安详离世,享年73岁。追悼会上,前来送别的群众排起了长队。人们带来了她生前最喜欢的红花,摆满了灵堂。她的骨灰被安葬在通城县烈士陵园,与五个子女长眠在一起。墓碑上镌刻着"革命母亲黄菊喜之墓",碑文简短有力,述说着这位革命母亲传奇的一生。
黄菊喜虽然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可是她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非常用心。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她从小就告诉孩子们要诚恳,学会感恩和帮助他人。在黄菊喜的影响下,五个孩子都为人正直,懂得什么是廉耻和善恶。一家人的日子虽然过得困难,可是却十分幸福。不久,厄运却降临在了他们一家人的身上,丈夫在农作的时候突然晕倒在了...
1:1882年,黄菊喜出生于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夜珠窝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她10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没过两年,黄菊喜就被卖去当童养媳,到了婆家后,十几岁的黄菊喜洗衣服、做饭、下地干活,婚后还为丈夫生了三男两女。然而,在1916年,黄菊喜的丈夫又因病去世。刚34岁的黄菊喜被迫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一个...
从昔日大户人家的幼养媳妇,黄菊喜历经岁月洗礼,出落成了一位娇艳动人的大家闺秀。与吴家长子吴立成结为连理,共育五子两女,尽管生活拮据,全凭夫君一人辛勤劳作维系。黄菊喜虽无多少墨水,但在育儿之道上倾注满腔热情,教导子女以诚信为本,感恩与助人为乐。她的言传身教塑造了孩子们正直的品格,让他们明白廉耻与...
这时候,一名叫作黄菊喜的农妇站出来,让毛主席藏到她的家里,声称有办法帮助他逃脱。毛主席闻言,毫不犹豫地相信了这位干娘。这时候,或许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一名农妇会是毛主席的干娘呢?黄菊喜 原来,黄菊喜是这座小山村里土生土长的村民,生平却颇为波折,频频遭遇不测。在她还年轻的时候,支撑起一整个家...
在此期间,毛主席曾踏足黄袍山,与一位名叫黄菊喜的普通农妇结下了不解之缘。黄菊喜出生于1882年,老家是湖北通城县。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黄菊喜的家庭同样遭受着贫困的煎熬。年仅十岁的她,便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击——父亲的离世,使得这个本就脆弱的家庭失去了顶梁柱,孤儿寡母在风雨中摇摇欲坠。为了生存...
黄菊喜1927年,毛泽东和罗荣桓到湖北黄袍山视察,就栖身在了黄菊喜的家里。黄菊喜听说他们是红军战士,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中国现在的所有组织,她现在最看好的就是共产党了。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中国未来考量的组织。黄菊喜把自己家最好的食物拿出来,热情地招待毛主席和罗荣桓,当毛主席刚进入家的时候,就发现这位妇人...
这位干娘实际上是黄菊喜。1927年,毛主席首次访问黄袍山,与罗荣恒一同组建工农自卫军。这段时间里,毛主席和同伴寄宿在黄菊喜的家中。黄菊喜注意到毛主席与她家大儿子长得相像,便提议认他为干儿子。毛主席欣然答应,并称她为“黄菊妈”。感谢之情起源于进村后。当时,虽然村民感激他们为穷人发声,但住宿成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