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2年,黄菊喜出生于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夜珠窝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她10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没过两年,黄菊喜就被卖去当童养媳,到了婆家后,十几岁的黄菊喜洗衣服、做饭、下地干活,婚后还为丈夫生了三男两女。然而,在1916年,黄菊喜的丈夫又因病去世。刚34岁的黄菊喜被迫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一个...
直到后来,中国共产党来到了这里。黄菊喜是第一批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精神的人,并且对于他们传递的理念也分外认可。在长时间的相处中,黄菊喜不仅多次在乡亲里传导党的思想,还多次掩护中国共产党,帮助他们逃离了国民党的围剿。久而久之,黄菊喜的家里也成了一个隐秘的中国共产党情报站,用来传递情报。并且,她还鼓励...
黄菊喜听说后,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来见主席,请求主席让自己的大儿子吴朝义参军。主席深知黄菊喜家境困难,不忍心让身为顶梁柱的大儿子离家远走,说道:“战场上子弹无眼,会有伤亡。”但黄菊喜却坚定地说道:“只要能把敌人赶跑,我们不怕牺牲。”自此,黄菊喜把自己的五个儿女,陆续交到了共产党的手里。然而,...
秘书们对黄菊喜充满好奇,因为听乡亲们的描述,他们似乎对黄菊喜非常崇敬。黄菊喜很受乡亲们的爱戴。根据乡亲们的指引,秘书终于找到了黄菊喜的家,他见到黄菊喜的时候,她正在做饭,听到他们是毛主席派来的,连忙热情的款待,还让他们稍微等一会儿饭就快熟了,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说。一行人见拗不过黄菊喜老人,也就...
1971年10月的一天,在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一个叫做夜珠窝的小村子里,88岁老人黄菊喜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因病去世。老人去世后,夜珠窝的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每家出了一些钱,为老人料理了后事。通城县政府也特意派人前来调研,并将老人去世的消息一层层上报,将噩耗传递到北京。令人没想到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得知...
毛主席看出了他们的疑惑,谈到原因时,他认真地说道:“她...她是我的干妈,她用儿子的命救过我!”听毛主席这么说,旁边的人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这个叫黄菊喜的老妇竟然是毛主席的干妈,还用儿子的性命救过毛主席,这是多么值得尊敬的人啊! 一个工作人员大胆地说了句:“毛主席,您能和我们讲讲她的故事吗?” ...
黄菊喜只能试探性地询问,她知晓毛泽东身份特殊,未必会屈尊给她当干儿子。 出乎意料的是,毛泽东当下便说道: “好啊,黄菊妈!” 中国共产党本就是从劳苦大众中凝结而来的政党,毛泽东本人也是农民出生,他本人也时常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这又有何认不得呢?
黄菊喜成了家里的主要依靠,但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要独自抚养五个孩子,想想都让人觉得难以实现。黄菊喜为了养家糊口,在农田没活干的时候,会领着孩子们出去要饭。多亏了村里人的帮忙,那五个孩子这才勉强活下来,后来也都长成了能干活的大人。19...
1927年,毛主席和罗荣桓来到黄袍山,这一次,黄菊喜家成了他们的寄居地。毛主席与黄菊喜的缘分由此开始,被亲切地称为“干妈”。这位普通农妇的家,成了毛主席在黄袍山的家。黄菊喜的三子二女,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面对孩子的牺牲,黄菊喜痛苦却坚定。1934年,毛主席被敌人围困,黄菊喜为保护他,牺牲了次子吴朝炳...
”从此时毛主席就被黄菊喜身上的大义所感动,尤其是在居住的这些天里黄菊喜对于几人的照顾十分细致,真的就像自己的母亲一般。说起来黄菊喜的家中真的可以用拮据或者穷困潦倒来形容,她年幼时因为家里穷就被卖到一户人家做了童养媳,为了能在这个新家里生活下去黄菊喜起早贪黑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因此深受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