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任城王墓保存有汉黄肠石题刻782石,单字4000余字,为汉代考古之仅见。 任城王墓刻石一般不经过书丹,而是由石工捉钻子直接镌凿。因这些东汉民间常见的实用性文字,体现了当时民间书写的主流风格。 王镛在《中国书法简史》中,对任城王墓题刻评价说:“这批墓...
王鄘选临《任城王汉墓黄肠刻石》高清图 汉代《任城王汉墓黄肠石刻》,现藏于山东省济宁市 汉任城王墓保存有汉黄肠石题刻782石,单字4000余字,为汉代考古之仅见。 任城王墓刻石一般不经过书丹,而是由石工捉钻子直接镌凿。因这些东汉民间常见的实用性文字,体现了当时民间书写的主流风格。 王镛先生在《中国书法简史...
拙趣横生的汉代刻石——中山简王黄肠刻石 北庄子汉墓石刻位于河北定州市区内,为汉代刻石。其题记结字古朴自然,有大朴不雕之美,拙趣横生。书法密码 北庄子汉墓是东汉中山简王刘焉之墓,发掘于1959年。1975年,经河北省政府拨款,将黄肠石建成石刻回廊,并定名为“定州石刻馆”,又因为刘焉墓所在地位于北庄子村北...
在河南永城的芒砀山西汉梁王墓中,有一块巨大的黄肠刻石,上面刻有隶书文字。这块石头是保安山梁共王陵塞石中最大的一块,自1986年汉墓考古清理活动以来,这些塞石一直堆放在山坡上。石头上刻有文字,最多的有二十余字,是研究汉代梁国历史的宝贵材料。这些刻石的文字书写风格独特,结构开张,线条劲健,单刀直刻,颇具自...
曾翔近作:三临任城王汉墓黄肠刻石 我喜欢它的第二个原因是,任城王刻石能够唤醒年幼时的感受和心底的童趣。这是它启发我、带给我的一种联想。通过品读和临习,能够使我们进入到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中,没有设计和顾虑,回到了天真之中,让人非常的兴奋、喜悦。因此,前前后后近二十几年里,我一直坚持着对它...
在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到来之际,邹城博物馆特引进《萧王庄墓群黄肠题记刻石拓片精品展》,本次展览由济宁市文物保护中心、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办,邹城博物馆承办。古迹遗址日,让我们一同探寻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感受古代...
汉代《任城王汉墓黄肠石刻》,现藏于山东省济宁市 汉任城王墓保存有汉黄肠石题刻782石,单字4000余字,为汉代考古之仅见。 任城王墓刻石一般不经过书丹,而是由石工捉钻子直接镌凿。因这些东汉民间常见的实用性文字,体现了当时民间书写的主流风格。 王镛先生在《中国书法简史》中,对任城王墓题刻评价说:“这批墓石...
临《汉中山王刘焉黄肠刻石》 一、《汉中山王刘焉黄肠刻石》 汉中山王刘焉黄肠刻石。出土于东汉中山简王刘焉之墓。一九五九年发掘。一九七五年经河北省政府拨款建碑廊保护。定名定州石刻馆。又因其出土地位于北庄子村北。故亦名北庄子汉墓石刻。稽考刘焉为东汉第三代中山王。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郭圣通所生幼子。建武...
石刻风格奇肆豪放,拙朴自然,结体造型多有奇思妙想、出人意外之处。每刻都能出奇不凡,体现了石工丰富的结构想像力。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近动态 艾上读书哈哈歆 2025-01-20 心理投射:如何识别并应对?心理投射是一...全文 艾上读书哈哈歆 2025-01-20 餐饮单位食品经营许可证验收标准中小型餐...全文 +...
刻石的“马”字中有一组横线和两组竖线,三组线条间隔明显是均匀的,并且最后一笔的弧线与前边的那些直线形成了对比,这种说法在简帛书中也常见到。 和《张迁》的进放一块,这俩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舒展的齐整就完成朴拙之意。 《黄肠刻石》处在篆隶交接点上,用笔造型都留有篆书的一些特征,但几何的完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