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简称BYDV),属黄矮病毒组。根据在电子显微镜下,对用由麦二叉蚜传毒的小麦黄矮病病株,经超提纯所制备的抽提液进行观察的结果,小麦黄矮病是一种球状病毒,病毒质粒的直径为24-30毫微米。小麦黄矮病毒感染小麦后,随植株体内营养运转到生长点部位。所以,抽出的...
禾草大麦黄矮病毒病是植物病害,病毒在寄主体内系统分布。冬季,病毒多聚集在分蘖节部位越冬。次年拔节时沿筛管细胞移动,多集中在茎、叶部位。在叶和根的筛管细胞质内可见到病毒粒体。此病必须借蚜虫传播。症状 随寄主种类而不同。多出现全株矮化,生长缓慢,分蘖减少,根系发育不良,不抽穗或穗发育不良。叶片黄化或...
禾草黄矮病毒病是一种植物病害。症状 随寄主种类而不同。多出现全株矮化,生长缓慢,分蘖减少,根系发育不良,不抽穗或穗发育不良。叶片黄化或发红,多由叶尖或叶缘开始,有些寄主叶上出现条斑,病叶变硬、变厚等。也有些寄主带毒而不表现症状,如鸭茅、狗牙根、苇状羊茅、多花黑麦草、球茎隔草、苏丹草、匍匐...
马铃薯黄矮病毒病病原为马铃薯黄矮病毒(potato yellow dwarf virus,简称PYDV),属弹状病毒组或马铃薯黄矮病毒组。病毒粒体形态为弹状(短杆状)38纳米×75纳米,病毒粒体具有包膜,分散在细胞质及细胞核内。马铃薯黄矮病毒在黄花烟草汁液里,在23~27℃时,体外保毒期25~12小时,稀释限点通常约是10,钝化...
水稻黄矮病由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和二条黑尾叶蝉传播。可以连续传毒,终身保毒,不经卵传毒。病毒主要保存在虫体内越冬,次年再次传染。水稻在苗期和返青分蘖期最容易感染,一般早稻发病轻,晚稻受害重。三、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根据土地条件选择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实行连片栽培。改善...
大葱、洋葱黄矮病是一种植物病害,病毒在田间主要靠多种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或汁液摩擦接种传毒。病害症状 大葱染病叶生长受抑,叶片扭曲变细,致叶面凹凸不平,叶尖逐渐黄化,有时产出长短不一的黄绿色斑驳或黄色长条斑,葱管扭曲,生长停滞,睹质减少,叶下垂变黄,严重的全株矮化或萎缩。洋葱黄矮病多始于育苗期...
马铃薯黄矮病毒能侵染双子叶植物的茄科、菊科、十字花科、唇形科、豆科、蓼科和玄参科植物60余种,自然寄主有马铃薯、花烟草(Nicbtiana alata)、万寿菊、Chrysanthermum leucanthemum var.pinuatifidum、百日菊、白三叶草、长春花、山芥(Barbarea vulgaris)等。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马铃薯病株矮缩、黄化,茎的生长点早期...
中文病名 : 洋葱黄矮病 英文病名 : Onion yellow dwarf 病原类别 : 病毒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Onion yellow dwarf virus简称OYDV称葱黄矮病毒,属病毒。形态特征 : 病毒粒体线状,大小750-775×13nm。生理生化特征 : 寄主范围窄,仅限于葱属植物,稀释限点100-1000倍,体外存...
小麦黄矮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疾病。病原体主要为昆虫传播的条斑叶斑病毒。这种病毒会感染小麦植株,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导致小麦产量下降。此外,小麦黄矮病还可能受到一些真菌的二次感染,加重植株的病情。因此,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二、小麦黄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