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实验室副主任陈娟在2011年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后,受黄爱龙邀请回到重庆。她是黄爱龙抗疫科研攻关团队的骨干成员,目前已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国家优青、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称号。此外,实验室还有2个...
2011年,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的陈娟,受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邀请,从香港回到重庆。转眼10年,陈娟已经有了一系列新身份: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在陈娟看来,自己能在科研道路上取得现在的一些成绩,离不开学校领导长期给予的支持和指导,也离不开重庆出台的一系列好...
重庆医科大学陈娟和黄爱龙教授课题组在乙型肝炎病毒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导读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国际肝脏病学领域顶级期刊《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A functional variant in UBE2L3 contributes to HBV infection and maintains cccDNA stability by inducing degradation of APOB...
2021年10月9日。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爱龙/陈娟教授团队在HEPAT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DDX17-regulated alternative splicing that produced a novel oncogenic isoform of PXN-AS1 to promote HCC metastasis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通过9对伴发远处转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和9对无转移的原发性肝细胞...
“当时大家还在实验室忙碌,听到消息后立马欢呼起来,沉闷很久的实验室终于有了笑声。”陈娟说。 3月3日,抗体检测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纳入新冠肺炎的确诊依据。9日,团队研发的7个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又获得欧盟CE认证,正式获得进入欧盟市场资质。
2021年10月9日。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爱龙/陈娟教授团队在HEPAT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DDX17-regulated alternative splicing that produced a novel oncogenic isoform of PXN-AS1 to promote HCC metastasis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0年6月18日黄爱龙、陈娟和邱景富合作在Nature Medicine发表了一篇题为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ssessment of a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 的论文,该研究发现感染了新冠病毒SARS-CoV-2、但是从未产生过任何新冠肺炎(COVID-19)症状的人,他们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可能较弱。这项研究详细展示了关于37名新冠肺炎无...
近日,国际肝脏病学领域的顶级期刊《HEPATOLOGY》(IF:17.42)在线发表了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爱龙/陈娟教授团队关于肝癌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DDX17-regulated alternative splicing that produced a novel oncogenic isoform of PXN-AS1 to promote HCC metastasis”。
2011年,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的陈娟,受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邀请,从香港回到重庆。转眼10年,陈娟已经有了一系列新身份: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陈娟称,...
2011年,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的陈娟,受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邀请,从香港回到重庆。转眼10年,陈娟已经有了一系列新身份: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陈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