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若极目远眺,反差很大,但见滚滚黄河天水一色,十里险工巍巍壮观,让人顿觉心旷神怡、胸襟开阔。再看四周,这处“险中之险”正有“重兵把守”——一道道坝全用水泥石头砌成,坝上码好的备方石,堆放的整整齐齐,犹如防护大堤的哨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在兰...
5分钟了解什么是“黄河险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悬河”是我国黄河的独特称号。而悬河的特点,也成为黄河下游干流堤防及主要支流河口段堤防管理的重点。黄河堤防主要是由堤防和坝垛、护岸所构成。为了防止水流淘刷,在直接临河的堤段上修筑丁坝、垛和护岸工程,称为“险工”。不靠河段的堤段...
鲁网10月11日讯(记者 张小南)“呼风唤雨卷波澜,一路高歌多少难。自古险工在黄河,河底高悬急转弯。”这是对黄河险工形象的描述。所谓“险工”,是指为了提高堤防抗御洪水的能力,在经常靠水堤防的堤段有计划地修建的防护工程。这些工程统称为险工。张肖堂险工坐落在滨州城区南端,1900年农历正月十七,黄河凌...
第二站,我们来到利津王庄,观百年险工,感薪火相传。利津,因黄河而生、倚黄河而建、由黄河而兴。在与黄河斗智斗勇的年岁里,这座凤凰古城涌现出一大批治黄英雄,于佐堂便是其中一位。新中国成立前夕,因90度大转弯而素有“黄河下游第一险”的王庄险工,相继发生“舍身堵漏”“以淤代石”的故事,成为激励...
陶城铺险工,地处山东阳谷县陶城铺黄河河段,是山东黄河左岸的第一处险工,也是黄河下游著名的险工之一。 自建成起,陶城铺险工历尽黄河决溢和战争洗礼,在风浪冲刷和时间淘洗中不断蜕变新生。百年弹指间,如今的她,正以坚实之躯和风华之茂戍守在山东黄河的西大门,护佑着人民安居、大河安澜。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便以其浩瀚的水流和不屈的生命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在台前县,这片古老而充满故事的土地上,黄河展现出它最真实、最震撼的一面。将军渡黄河险工,作为这条大河的重要节点之一,不仅承载了历史的记忆,也成为了人们近距离接触黄河原始力量的理想之地。当站在将军渡的岸边,凝望...
沿黄河堤防修建险工的堤段,称险工堤段;临河有滩地,未修建险工的堤段,称平工堤段。黄河险工有一个形成、演变、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历史上的黄河险工大多是以薪柴、土料为主体,用桩绳盘结连系做成的整体防冲建筑物,即埽工。为了提高险工的抗溜能力,20世纪50年代初期...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8日讯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日前正式发布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全国共有20处水利遗产入选,齐河县南坦险工上榜。滚滚黄河来到了德州市齐河县境内,河道变得狭窄弯曲。位于黄河急转弯处的齐河南坦险工,是汛期重点防守的危险地段。据地方志记载,南坦险工至大王庙险工段,长20.4公里,两岸堤距0.7...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便以其磅礴的气势和不屈的精神书写着大地的传奇。而在山东邹平,这片孕育了无数历史故事的土地上,黄河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展现出了它险峻与壮美的奇观——邹平黄河险工。这里是大自然挥毫泼墨的杰作,是激流拍岸的震撼舞台,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心灵栖息地。站在邹平黄河险工的大堤...
近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济南泺口险工以“百年防洪铁壁、黄河文化地标”之誉登榜。从防汛要塞到文化符号,泺口险工何以成为首批黄河遗产?泺口险工初建于清朝末年,成为黄河上的“活态标本”险工是黄河上为了防止水流淘刷堤防沿大堤修建的丁坝、垛、护岸工程。泺口险工不仅是济南段黄河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