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作为渤海最大的入海河流,在区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理应受到重视。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由于降雨减少和上游筑坝作用,已经导致黄河径流和泥沙通量锐减50%,其对渤海物质输入以及渤海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黄河营养盐输送规律及其通量的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人类干扰下黄河营养盐变化及对渤海生态系统的影响。
黄河下游与长江流域营养盐变化规律的研究 黄河下游与长江流域营养盐变化规律的研究 摘要 长江和黄河是我国最大的两条河流,流域水体中的营养盐随径流输送入海, 对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于2009年至2011年在黄河下游、 2009年8月至10月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2010年6月在长江中下游干流采集 溶解及...
2001年3月~2002年2月期间在黄河下游采集溶解及颗粒态营养盐样品,分析了黄河径流中各形态的营养盐的浓度及其月动态,估算此时段内黄河的营养盐入海通量.研究发现,溶解无机氮是溶解总氮的主要存在形式,硝酸盐是黄河中氮的最主要存在形态,其季节变化与水量变化趋势相反,年平均含量为(260.6±84.0)μmol/L,显著高于世界...
每年约有1 72 0 0t 的总氮和l6 0 0t 的总磷输入渤海,氮通量表现出在 春季3 月较高;磷通量在9 月出现最高值,春季3 ,4 月也较高;硅酸盐通量在3 月出现最高值。 关键词:黄河;营养盐;浓度;通量 中图法分类号:P 7 3 4 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6 7 2 5 1 7 4 ( 2 0 1 0 ) 0 7 ...
黄河为我国第二大河,是渤海主要的陆源物质来源.本文通过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对黄河下游(利津)的连续观测,分析利津站营养盐,重金属元素Cu,Pb,Zn,Cr,Cd的含量和形态特征,认识营养盐,重金属元素的季节变化特征,估算黄河向渤海输送营养盐与重金属通量,探讨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黄河下游水体中营养盐与...
过量营养盐是破坏海洋平衡的首要污染物,地下水携带的营养盐向海输送量不容忽视.通过收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概括黄河三角洲的自然地理,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和地下水长期观测,确定研究区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进而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典型地段——黄河农场地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本文首先运用陆地间水文断面法和咸...
摘要:根据2010年5月、8月和11月共3个航次对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9个站点的海水化学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水体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富营养化水平。与历史数据相比,黄河口海域盐度上升,无机磷污染加剧,无机氮有所下降但含量仍超标;无机氮和COD沿黄河口向南递增,向北先递减,至刁口河、马新河海域又上升...
4—9月是黄河口水文过程的高流量时期,对应着河口典型湿生植被,如芦苇、翅碱蓬的发芽成苗、营养生长等关键生活史阶段。 (3)上游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下游流量减少,水位下降,甚至出现河流断流;水流挟带的营养盐、溶解气体、泥沙等物质减少;湿地生物锐减,生态系统退化。 (4)借助黄河调水调沙活动,增加洪峰...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图中①是黄海,②是东海,③是南海; (2)图中④是黄河,⑤是长江,⑥是钱塘江;⑦是闽江;入海的江河带来了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故答案为:(1)黄海;东海;南海;(2)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有机质...
,从图中反映出我国海域面积广阔,深度不大,有利于海洋水产的养殖.(2)图中④是 黄河,⑤是 长江,⑥是钱塘江,⑦是闽江,这些入海的江河带来了丰富的 有机质和营养盐类,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3)图中⑧是暖流,⑨是寒流,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海流的交汇处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A是 舟山渔场,该渔场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