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北极黄河站 沿地球经线一路向北,北纬78度56分,是位于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勒松小镇,也是中国北极黄河站的地理刻度。这里距离北极点约1231公里,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北定居点。2004年7月,中国建立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成为第八个在斯瓦尔巴群岛设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请跟随新华社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
“黄河站是我们北极科考的‘大本营’。自2004年建站以来,黄河站支持了包括冰川学、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和地理信息等各个专业领域的科学观测、监测和研究。黄河站为我国极地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我国科学家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站站长胡正毅告诉记者。据胡正毅...
2004年1月,考察站站名面向全国征集,最终确定为“中国北极黄河站”。7月28日,黄河站落成仪式隆重举行,党中央和国务院致信祝贺! 黄河站的建立,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也完成了我国南、北两极考察站的初步战略布局,极地考...
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落成于2004年7月28日。黄河站是我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也成为第八个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建立科考站的国家。 黄河站的建立,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开创了一个永久性的观测研究平台,为解开日地相互作用...
6月21日,在挪威新奥勒松,科考队员胡正毅(右)在黄河站内同挪威极地研究所教授金·霍尔曼交流。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我们不能把自己锁在黄河站,我们想传递一种声音,中国科研人员是友好的,我们愿意与其他各国科研人员,共同致力于解决全球问题,应对全球挑战。”站长胡正毅说。为全球科学研究贡献力量的同时,...
新华社奥斯陆12月1日电(记者张玉亮 马志异)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勒松小镇是最靠近北极的人类定居点之一,因其极高的纬度和丰富的地质生态被极地科学家誉为“科考圣地”。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就坐落在这里。11月10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挪威新奥勒松的北极黄河站外拍摄极光。新华社记者张玉亮...
与黄河站科考人员一样,几十名来自各国科考站的研究人员都早早前往小镇中心等待活动开始。活动组织方顾问索尔韦格·罗蒂·达勒将科研人员分成小组,并分发标注各组垃圾清理范围的地图。依据地图所示,黄河站科研人员与共同分在第六垃圾清理小组的印度、英国等国科考人员负责码头附近的鸟类栖息地保护区,他们一边仔细搜寻着...
🌍你是否曾梦想过在宇宙轨道空间站上生活?现在,这个梦想或许能在黄河站实现!黄河站是地球轨道上的一小段,虽然只是超级废墟中的一部分,但它仍在持续运转和建设中。🌌在50年代初,联合国曾计划建造一个地球轨道生存空间,作为开发太阳系的前进基地。每个国家负责建设其中的一段,但由于建设能力的限制,许多国家选择了...
这源于1920年的《斯瓦尔巴条约》。当时段祺瑞执掌北洋政府,代表中国签署该条约,赋予成员国在群岛开展科研等活动的平等权利。如今,中国利用这一权利,积极参与北极研究,建设黄河站,开展气候变化、地质等科学研究,不仅提升国际话语权,也为全球环境治理作贡献。段祺瑞的历史决策,成为中国北极科研布局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