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成立于1953年,是全国最早以“黄梅戏”命名的戏曲院团,2010年转企改制成为安徽演艺集团全资子公司。2014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2019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剧院名家辈出、精品丰硕。建院以来,整理、改编、创作大小剧目500多部,其中,我院整理创作...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成立于2010年10月25日,注册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桐城路136号,法定代表人为方峻峰。经营范围包括营业性演出、服务,剧场经营,营销策划,预包装及散装食品销售,餐饮服务,灯光音响设备器材租赁,艺术培训。(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对外投资4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
这是战国时期楚地疆域,此时安徽也成为楚地。那么,《黄梅调之回忆》中其腔调则兴楚乡之味自然说的是安庆地区,因为开头第一句(吾乡安庆)就说明了文章主题描述的是安庆。综上所述,这篇资料只是描述黄梅戏在安庆发展的历史。由于文章中没有提及其他内容,只能证明黄梅戏在安庆的发展情况。正中书局——戏剧 正中书局 ...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发源于皖赣鄂三省交界的安庆一带的乡间采茶调,在这片土地上,有四种地方发源说,交织出一幅绚烂多彩的文化画卷。怀宁县石镜乡的黄梅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城区附近,距离仅有20多公里。明清时期,黄梅山上有黄梅庵、观音庵等庙宇,香火旺盛,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
安徽,湖北,黄梅戏起源之争。2021年9月25日,安徽省安庆市《安庆日报》专版发文“黄梅戏起源于安庆”。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黄梅方面的强烈反对和声讨。该文开头即表示:在安庆市黄梅戏剧院编著的《黄梅戏起源》一书中记载“安徽省安庆市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与发祥地,经过近两百年的传承,黄梅戏在安庆已初步形成了人才...
官方承认了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形成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她吸收了安庆周边县市,包括湖北黄梅县采茶调黄梅调等山歌小戏素材,由严凤英等一辈编演创艺人进行戏曲革新的产物。或许历史上记载的有流传于安徽江西湖北三省交界区域小戏小调也叫过黄梅调或黄梅戏的,但是此戏非彼戏,二者之间己有云泥之别了。我觉得黄梅戏是...
已故中共中央委员、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1904—1968)特别重视黄梅戏,由于他的大力扶持和决策,使只有百余年历史的安徽省地方草台小戏,一跃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并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至六十年代中期的飞速发展,乃至鼎盛时期的繁荣,曾希圣功不可没。早在1942年,祖籍湖南资兴县的...
安徽黄梅戏的方言以安庆方言为主,具有京剧韵白的特点,韵味悠长且自然甜美。其音乐以板腔体为主,曲调优美、简单易学。湖北黄梅戏则更接近普通话,其音乐以曲牌体为主,曲调流畅、节奏感强。5.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无论是湖北黄梅戏还是安徽黄梅戏,它们都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地戏曲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
[名段欣赏]黄梅戏《六尺巷》 表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2014-10-14 09:21:39 [名段欣赏]黄梅戏《皮秀英四告》 表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2014-10-14 09:21:39 [名段欣赏]黄梅戏《小辞店》 表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2014-10-14 09:21:39 [名段欣赏]黄梅戏《黄梅戏》 表演:安徽省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