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中医理论著作,共3卷,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
黄帝难经八十一难 第一难 论切脉独取寸口以诊断疾病的原理 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
《难经》全名为《黄帝八十一难经》,是我国古代中医典籍之一。 古代中医典籍——金水千一升 在学术上与《黄帝内经》并重,故有“内难”之称,是研习中医学的重要文献。据现存文献记载,《难经》名称首见于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
原文:八十一难曰: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其损益奈何?然: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假令肝实而肺虚,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假令肺实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此者,中工之...
本难主要说明脏气衰竭时,在脉搏中会出现歇止现象。灵枢根结篇对这种现象也有记载,说是脉搏在五十跳中,如一次没有歇止, 则为五脏健全,精气充足;在四十跳中有一次歇止的, 当为一脏无气;三十跳中歇止一次的,为二脏无气,以下就挨次类推,到不满十跳而歇止一次的,就是五脏都已无气的危殆现象。本难则进一步解...
《黄帝八十一难经》原文八十一难曰: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其损益奈何?然。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假令肝实而肺虚,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假令肺实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
论脉· 八难 寸口脉平而死的原因 【本篇要点】: 本难主要说明生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文中所说的“寸口脉平,是以寸部脉和尺部脉相对而说的,就是指尺部脉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变化,而寸部脉还和平时差不多的意思。两手的尺部属肾,肾是真阴的根源,其中又蕴藏着命门的真阳,这些都是人体物质和机能的基础,即所谓...
所属专辑:《黄帝八十一难经》(完整版)原文诵读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黄帝八十一难经》原文七十六难曰: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泻之时,何所置气?然。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营卫通行,...
八十一难曰: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其损益奈何? 然。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假令肝实而肺虚,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假令肺实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19]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此者中工之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