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谊教授的团队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的工作就像是在显微镜下搭建一个个微型的“器官”,这些微型器官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更深入地了解生命过程和疾病机制。 黄岩谊教授的团队不仅对类器官培养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还参与了国家级的重点研发项目,比如“类器官集成培养及高通量表征芯片系统”的研究。这个项目...
黄岩谊的课题组是国际上利用微流控芯片来进行单细胞基因组分析的引领团队之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发表在包括Nat Biotech、PNAS、Cell Res等重要学术期刊上。黄岩谊课题组近年来着重开展了单细胞基因分析的研究,并利用微流控芯片在纳升及...
黄岩谊 北京大学, 教授 / 科研之友号:98625263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3 项目 234 成果 6968 阅读 15 下载 9489 被引 52 H-指数 主页 成果
“临床医学的需求与测序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也是测序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没有需求的推动,测序行业的发展也没有真正的、长久的动力。”黄岩谊教授强调。 自2010年开始,黄岩谊教授团队开始专注于高精度ECC测序策略的研发。他表示:“展开这一课题研究最初源于对科研的极致追求。” ...
黄岩谊教授 北京大学 1997 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专业,2002 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先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物理系、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 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
凤凰网科技讯 5月15日消息,14日晚,“《理解未来》科学讲座:病毒与人类健康-专题科普”第十期举行。本期节目北京大学教授黄岩谊为我们带来《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测》的主题分享。黄教授为我们系统的介绍了检测新冠病毒的技术方法、原理、结果判断及实际应用上的局限性。
北大谢晓亮、黄岩谊教授开发单细胞测序新技术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乳液的扩增方法来抑制扩增偏移检测单细胞拷贝数变异(CNV),同时以高精确度检测单核苷酸变异(SNV)。这一方法能够与各种扩增实验方案包括广泛使用的多重置换扩增(MDA)相兼容。这一重要的成果发布在9月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
BMEMat“料解医工”系列讲座第二十三期将于2023年 12 月 26 日(星期二)16:00-17:00(北京时间)举办,特别荣幸邀请到北京大学黄岩谊教授为大家做主题报告。本期主题为:单细胞分析:微流控、测序与成像。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主讲人简介 黄岩谊,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北大-清华生命...
黄岩谊,男,博士,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高通量测序中心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兼职研究员 ,北京大学终身正教授。研究领域:1,微流控单细胞分析与操控技术;2,非标记显微成像技术与应用;3,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荣誉:2003,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网5月15日讯 (记者李智)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关注。其中,如何检测出个体体内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成为关键点。通过“《理解未来》科学讲座:病毒与人类健康-专题科普”项目,北京大学教授黄岩谊向记者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提到核酸检测,黄岩谊告诉记者,目前大多采用咽拭子取样,很多人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