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23日至30日,八一南昌起义军部队进驻潮汕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这段广为流传的党史,被称为“潮汕七日红”。这段党史中,也涌现出一位革命先烈人物——河源龙川人黄居仁。在革命时期,他投身革命潮流领导青年开展革命工作,把自己短暂一生奉献给革命事业。黄居仁于1904年出生在龙...
黄居仁代表市委表示坚决执行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全力做好接应起义军入粤的工作。组建汕头市革命委员会,负责组织群众,发动武装暴动与策应起义军入汕的事宜。 同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调黄居仁回广州市,担任省委巡视员,协助指挥广州武装暴动。次年1月,黄居...
黄居仁故居和叶卓故居于202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我县组织划定了黄居仁故居、叶卓故居保护区划(“两线”),现予以公示。如有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向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反映。 公示时间:2025年4月...
1928年5月,黄居仁被任命为省委巡视员,返回广州后,他协助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吴毅处理各项工作。然而,在8月,黄居仁夫妇因工作原因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在11月的红花岗刑场英勇就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黄居仁年仅25岁,而他的妻子张雪英也仅仅24岁。
黄居仁(1904—1928),龙川县铁场镇桥头村人,广东省早期青年运动先驱与领导人之一。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居仁与同为东江流域地区出生的阮啸仙(河源县人)、刘尔崧(紫金县人)一起被誉为“东江三杰”。 1919年,黄居仁在佛山一布厂当染织学徒工,1922年秋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染织专业。1923年夏加入“广东...
黄居仁故居景点介绍 黄居仁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桥头岭下定,建于清代,具有浓郁的客家特色。这座故居坐西北向东南,原为三进二横,正屋上五下五布局,是客家方形屋,总面宽32.8米,总深29.5米,建筑占地面积967.6平方米。 黄居仁故居是土木结构,灰沙夯墙和土砖墙混合的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泥土地面。大门...
〔黄居仁〕〔宋〕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念奴娇·过西湖 〔黄谈〕〔宋〕 午风清暑,过西湖隐约,曾游堤路。 云径烟扉人境绝,真是珠宫玄圃。 倦倚阑干,笑呼艇子,同入荷花去。 一杯相属,恍然身在何许。 休怪梦入巫云,凌波罗袜,我在迷湘浦。
【黄居仁的三才配置】木水木 【黄居仁的三才卦象】191,202 【注释】三才五格为姓名的核心,需重点查看。 【汉字释义】居 简单释义: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作踞” 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说文》 ...
在学校里,黄居仁可是个勤奋的孩子。他的同桌是个调皮捣蛋的家伙,总是想着出去玩。有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同桌拉着他的胳膊说:“居仁,别看书了,咱们出去捉蛐蛐儿吧。”黄居仁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他说:“我不出去,我还要看书呢。你呀,也应该多看看书,不要总是想着玩。”同桌撇撇嘴说:“看书多无聊呀。”黄居仁...
黄居仁故居,位于龙川县铁场镇桥头岭下定。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原为三进二横,正屋上五下五布局,客家方形屋,总面宽32.8米,总深29.5米,建筑占地面积967.6平方米。故居土木结构,灰沙夯墙和土砖墙混合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泥土地面。大门前檐二圆麻石柱承二步梁;大门麻石质门框、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