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镇庙荒村:“三产”融合激活力奏响振兴“奋进曲” 庙荒村位于黄华镇西部6公里处,红旗渠一干渠穿村而过,辖7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全村277户、846人,耕地660亩,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0人。近年来,庙荒村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
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依托独特的人文山水资源和周边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充分利用传统古村落、秀美太行山及穿村而过的红旗渠等优质资源,积极建设特色民宿,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不断开发独具特色的农副产品,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
“荣誉在身压力更大。”对于河南省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书记郁林英来说,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后,锁定了新的目标:建设好家乡,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郁林英(前排右二)向来访者介绍村情。今年54岁的郁林英是个“外来媳妇”,成为村里的“当家人”已有近10个年头。庙荒村静卧太行山脚,红旗渠穿村而...
河南省安阳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地处太行山脉脚下,红旗渠畔,有耕地六百亩,平均厚度三十公分,“ 七山二岭一分田 ”,曾被列为河南省级贫困村,七个自然村,二百八十户, 八百二十人,其中贫困户二十户四十人,全村残疾人二十一人。其中贫困残疾户九户十一人。近年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展民宿旅游,发生翻天覆地...
我们河南省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10年前破败凋敝,其中一个300多人的自然村仅剩70多名留守人员;村集体一穷二白,唯一资产是35年前建的两层办公楼;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庙荒村成为黄华镇仅有的贫困村。 10年前我45岁,看到家乡的贫困,我放弃了城市生活,回到庙荒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我们河南省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10年前破败凋敝,其中一个300多人的自然村仅剩70多名留守人员;村集体一穷二白,唯一资产是35年前建的两层办公楼;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庙荒村成为黄华镇仅有的贫困村。 10年前我45岁,看到家乡的贫困,我放弃了城市生活,回到庙荒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我们河南省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10年前破败凋敝,其中一个300多人的自然村仅剩70多名留守人员;村集体一穷二白,唯一资产是35年前建的两层办公楼;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庙荒村成为黄华镇仅有的贫困村。 10年前我45岁,看到家乡的贫困,我放弃了城市生活,回到庙荒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我们河南省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10年前破败凋敝,其中一个300多人的自然村仅剩70多名留守人员;村集体一穷二白,唯一资产是35年前建的两层办公楼;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庙荒村成为黄华镇仅有的贫困村。 10年前我45岁,看到家乡的贫困,我放弃了城市生活,回到庙荒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那年年底,林州第一个120千瓦村级光伏发电站落户庙荒村,村集体当年增收10多万元。差不多是同一时段,北京有家公司有意在黄华镇投资开发旅游项目,我们三上北京拜访,用诚意打动了对方,“太行观霖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落户庙荒村。 如今的庙荒村不再荒芜,还成了“网红村”,村里高中低档民宿共有近40家,可以满足不同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