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师到山东后,成立了东进支队,黄励和其他人一起带领东进支队打了不少的胜仗。1939年,鲁西地区以115师为主成立了一个军政委员会,罗荣桓是书记,而黄励在其中排行第四。可见罗荣桓对他的重视和信任,如果黄励能坚持到新中国建立,最起码也应该是大将军衔吧,那么他是咋“牺牲”的?1940年2月,黄励无缘无故的就...
黄励的死,震惊了115师,也震惊了远在延安的毛主席。罗荣桓自责没有开导好黄励,毛主席发电报吊念故友。黄励去世后,他的政治部副主任由343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萧华接任,政治部组织部长由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梁必业继任,继续协助罗荣桓做好政工和其他工作,为沂蒙抗战的胜利抛下了热血和汗水。黄励,从古老的大圈门走过,...
黄励的自杀,是一件十分憾事。1955年9月,当初与他一起参加红军的杨成武与1940年接任他负责115师政治部工作的萧华,都被授予上将军衔。有人说:黄励如果不自杀,活下来的话,至少也是一个上将。
115师侦查科的李科长(后升中将)在回忆录中明确指出:“我的看法是,应该客观地分析陈光在陆房战役中的指挥。由于缺乏应对敌人扫荡的经验,确实在某些环节存在指挥上的失误……但说陈光‘置部队不顾,自己带骑兵连先行突围逃走’完全不属实。”作为历史见证者,他的话比流言更具权威性。 其次,关于陆房战斗的指挥问题,有...
其次,有人说,陆房战斗的指挥权不在陈光,而应归功于115师政治部副主任黄励。对于黄励这个名字,很多人已经不再熟悉。从《罗荣桓传》中的记载得知,黄励是罗荣桓政委的得力助手,但因为个人问题未处理好,于1940年1月自杀。根据李科长的回忆:“有人说陆房战斗是黄励指挥的,这不符合实际。黄励确实做了不少战场上的政治...
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八路军第115师随营学校政治委员、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兼组织部部长。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主要负责人。鲁西军政委员会(由陈光、罗荣桓、王秉璋、黄励、张霖之、赵博、朱则民等七人组成)委员。1940年2月,在山东沂蒙根据地自杀。
新任115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苏静,立即组织专门人员展开深入调查。调查后得出结论,黄励自杀系因个人生活作风问题未妥善处理,以及对革命斗争形势的悲观失望。这一结论在师机关内部引起了不同意见,有人怀疑曾与黄励有暧昧关系的某女秘书,是日本特务,导致黄励的悲剧。为了解开这一疑云,苏静进行了严谨而慎重...
毛泽东对他的秘书们要求很严,不仅博览通文,还要有地方工作经验,在风浪中锻炼成长,一般不把他们长期留在身边。国共合作抗日后,黄励调115师随营学校任政治部主任,任校长的则是比他小一岁的红30军代理军长陈士榘。 1937年11月,孙毅调任新组建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黄励带师教导大队归建师部,任师政治...
历任红4军第11师政治部宣传大队大队长、师政治委员办公厅秘书长、师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第2师第5团政治处主任,军团政治部管理科科长,第1师第3团政治处主任,军团随营学校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秘书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 "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八路军第115师随营...
115师的团营级指挥员亲临前线,指挥部队与敌军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尽管丢失了不少装备,但由于黄励的及时指挥,115师成功摆脱了敌军的包围,并带着部队冲破重重困境,最终成功突围。黄励则因在突围中表现出色,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