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度,乃兴化莆田(今福建莆田市)人氏。黄公度是位大龄状元,金榜题名时已经快满四十岁了。根据黄公度的年龄推算,想必在北宋政权存活之时,他的科举跋涉拼搏之旅便已起步。如此说来,黄公度就是位跨越北宋、南宋两个时期的资深考生了。其中的甘苦艰辛,可想而知。中状元之后,黄公度被任命为平海军节度判官。这个...
《暮春山间》是黄公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淡雅恬静的暮春山林图景,展现了诗人缓步山林间的闲适心境。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黄公度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在仕途遭遇挫折后,仍能保持平和心态,享受自然之美的豁达人生观。“缓步春山春日长”一句,以“缓步”二字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公度字师宪,莆田人。生于大观三年(1109)。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秦桧诬以事罢归。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卒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 点绛唇 汪藻彦章出守泉南,移知宣城,内不自得, 乃赋词云:“新月娟娟,夜寒江净山含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
《黄公度最著名的十首诗》 一、《乙亥岁除渔梁村》 哎呀,黄公度这首诗可太有韵味了。“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感觉自己经历得多了,路好像都走顺了,可时间却过得更快了。诗里那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就像秋天的落叶,一片一片飘落在心头。我读着的时候就在想,这难道不就是每个...
但黄公度这首词写得较细腻舒展,婉约缠绵,颇具温韦之真脉。“裛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过片承接上阕意脉进一步写别情。“燕支雨”即带有脂粉的泪水,在这里可以证实高城中的人是一位女性。“裛残别袖燕支雨”句语意高度浓缩,“别袖”是说分别之时,“裛残”是说分别以后,仅仅七个字就把依依...
黄公度·宋 近有清源信,官期报早秋。 时危从薄宦,情在惜同游。 簪笏趋新幕,琴书别故邱。 君能访茅宇,尊酒话离愁。 初秋夜坐 黄公度·宋 纳凉北窗下,景象有馀清。 林暝惟萤影,庭幽但竹声。 语阑惊坐久,露重觉衣轻。 不寐饶诗思,徘徊参斗横。 次师白弟元日韵 黄公度·宋 且看时事惬心期,莫为流年...
《悲秋》是宋代诗人黄公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交待了规定情境:秋天、黄昏、登高远望;颔联写登高远望大景,征帆历历,平芜萋萋;颈联写近处小景,山鸟啁啾,井梧瑟瑟,将人之情注入景物中,颇动人;末联收束上文,点明题旨,写出胸中高情大志。全诗托景抒情,把复杂的思想感情,用简洁的形象表达出来,寓...
黄公度,晚唐御史、诗人黄滔的八世孙,出身于福建莆田城内东里巷(今城厢区英龙街),早年在鳌山苦读。绍兴八年(1138),他省元,得到皇帝的特旨免于廷试,直接赐进士第一(状元)。他首次任职平海郡节度判官兼南外宗簿。当时有数百流民自汀虔(汀州、赣州)下,守将怀疑为流寇,派兵抓捕。黄公度力辨非...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黄公度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追赠正奉大夫。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写农历五月的景象,花已经凋谢,莺鸟也快要衰老,桑叶被蚕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