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清#183;黄元吉原著 (蒋门 《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清#183;黄元吉原著 (蒋门 马 校 注 本 ) 马 校 注 本 ) 总序 总序 东汉桓帝时,张陵创立道教,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 东汉桓帝时,张陵创立道教,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 以致道 以致道 成仙为终极追求 目标。千百年...
黄元吉文集: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黄元吉,名裳,江西省丰城县人,清朝时曾在四川(富顺或成都)乐育堂传授内丹诀法,由门下弟子笔录并编纂成《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道门语要》三书留传于世。 黄元吉所传的丹法,“彻始彻终‘守中’一着为诀法”。 黄元吉学...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页数:约636页 文档列表文档介绍 《黄元吉: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档信息 页数:636 收藏数:0 顶次数:0 上传人:gyzhluyin 文件大小:0 KB 时间:2016-03-30
黄元吉祖师《道德经讲义》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黄元吉祖师讲义: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实生天生地生人之理,故谓之道。天地未判之前,此道悬于太空...
黄元吉祖师《道德经讲义》第三十七章 黄元吉祖师<<道德经讲义>>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黄元吉祖师讲义 道虽自然无为,然著于无为又成顽空之学,须以无为植其本,有为端其用,无为而有为,有为...
黄元吉祖师《道德经讲义》第二章 黄元吉祖师《道德经讲义》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黄元吉...
7A 版优质实用文档 7A 版优质实用文档 《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清#183;黄元吉原著 (蒋门马校注本) 《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清#183;黄元吉原著 (蒋门马校注本) 总序 总序 东汉桓帝时,张陵创立道教,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致道 东汉桓帝时,张陵创立道教,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致道 成仙为终极...
《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清#183;黄元吉原着 (蒋门马校注 《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清#183;黄元吉原着 (蒋门马校注 本 ) 本 ) 总序 总序 东汉桓帝时,张陵创立道教,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致 东汉桓帝时,张陵创立道教,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致 道 道 成仙为终极追求目标。千百年来,道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