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麽乜’是壮语译音,表示神的护佑,制作麽乜的基本都是女性,我奶奶还在的时候,从一针一线开始教我,在我的眼里,麽乜既是民族文化,也是来自长辈源源不断的爱。”长大后就成了传统壮族文化深度爱好者的朱少燕,总爱向人说起她对“麽乜”的偏爱。从形态上看,麽乜是由艾叶、石菖蒲、苍术等天然中草药或棉花填...
新华社南宁6月9日电(记者李欢、黄凯莹)正值端午假期,广西百色市博物馆内,艾叶、菖蒲等草药味沁人心脾。在一场麽乜香囊制作活动中,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姚美娟正在给小朋友们讲述麽乜的故事、科普麽乜的制作工艺。6月8日,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姚美娟在麽乜香囊制作活动中教学。新华社发 ...
“麽乜”的制作历史无从追溯,上世纪70年代就逐渐消失,目前传承人仅剩三位,「发现中国好手艺」拜访的这位,是麽乜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黄桂珍老师,她的女儿也是传承人之一,可谓“麽乜世家”。66岁的她,仍旧从早到晚制作着麽乜。除此之外,她去学校讲学、教学,希望可以通过影响下一代的年轻人,让麽乜制作技艺成为...
“麽乜”(mō miē)这个词,从壮语翻译过来,意思是神与母亲,是壮族特有的香囊配饰物。这种民间手工艺曾经被人们遗忘了半个世纪,但它承载了壮族先民的神话传说和文化祈愿。传统的麽乜造型是一个人张开四肢抱着圆球的形象,这个形象来源于壮族的古老传说。传说中,太阳神的火种龙珠掉落凡间,百色澄碧湖的壮族青年佰皇献上...
广西非遗工艺品——麽乜。“麽乜”是百色市右江上游地区壮族特有的民间饰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起源- “麽乜”的造型来源于壮族古老传说。传说太阳靠龙珠的火才能光照大地,有一天龙珠突然失落到百色右江支系澄碧河畔,龙在壮族青年伯皇的帮助下找回龙珠使太阳重现光芒。壮族人为了纪念伯皇,制作了“...
壮族香囊“麽乜”借文化东风行销海外 “麽乜”是桂西右江流域特有的民间吉祥香囊,其内放有艾草、板蓝根、香草、五加皮等草药,过去在端午时节,民众认为它有安神镇惊、辟邪解毒等作用。2012年,“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在我校举行的“绿色环保,共享生活”跳蚤市场活动中,有一个壮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麽乜”(读音mō miē)的摊位颇受欢迎。今天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沉寂半个世纪之久的壮族手艺。 来自广西百色右江区的周于富和黄伟皓同学,为我们带来了家乡右江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麽乜”。
应小伙伴们的要求,壮语版的视频终于出炉啦!在这里要非常感谢我们广西百色的壮族小伙伴@烽火龍 ,在我们千百次寻觅中,终于找到了他。而有缘的是,麽乜的故事也是起源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百色右江上游一带的桂西壮族地区,现主要流布于右江流域的百色右江区、田阳、田东、
央广网百色4月20日消息(记者黄月芬)临近“壮族三月三”,在百色市右江区中华街五妹手工作坊里,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艾草香味,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黄桂珍正在精心赶制壮族手工艺品——壮族“麽乜”。黄桂珍在制作壮族“麽乜”(央广网记者 黄月芬 摄)“麽乜”是百色市右江上游地区壮族...
起源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右江上游一带的“麽乜”,是壮族民间特有的饰物。其内部包裹着艾叶、菖蒲、苍术等天然中草药;外部配以吉祥图案的棉布,既是当地在端午时节用于防病驱虫、避邪解毒,招百福、除凶秽的香囊,又是传统的手工艺品。 年近7旬的黄桂珍是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自治区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