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麻黄附子甘草汤,是治少阴表证方,麻黄量小附子温,微汗解表神能强。 【方解】本方是甘草麻黄汤加附子而成,附子温阳强壮祛寒,加于甘草麻黄汤中,故治甘草麻黄汤证而陷于阴证者。方中麻黄只取原量之半,是因少阴病宜微发汗之故。本方温阳益气发微汗,能改变神疲无力状态,故为温阳强壮解表,是单纯少阴...
所属专辑:长沙方歌括 伤寒论方剂口诀 声音简介 卷五·少阴方 麻黄附子甘草汤 甘草麻黄二两佳, 一枚附子固根荄(Gāi), 少阴得病二三日, 里证全无汗岂乖。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炮)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汤类方歌 2018-05-09 05:52:4502:29870 所属专辑:刘渡舟伤寒论方歌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若风吹浮云 82221
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解析 如果少阴病已得二三日,麻黄细辛附子汤就不可用了,因为少阴病为少阴之脏阳虚有寒,少阴病时间稍长,阳虚更甚,就要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小汗。以附子配炙甘草温阳,稍配麻黄发汗。 若...
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一种汤药,该方含麻黄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去枣)。主要功能是祛风除湿、通阳散寒、佐以清热。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金匮要略》)。来源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东汉·张仲景 处方 桂枝12克 芍药9克 ...
即前方去附子,加炙草二钱。发热脉迟属少阴,麻黄附子细辛寻,细辛不用加甘草,温肾驱寒用意深。二症俱发热,故俱用麻黄以发汗;脉具沉,故俱用附子以固肾,肾固则津液内守,汗不伤阴。一合细辛,犹麻黄汤急汗之法,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方剂组成】麻黄 6 克,炙甘草 6 克,炮附子 3 克。 【用法】煎服法同甘草麻黄汤方。 【方歌】麻黄附子甘草汤,是治少阴表证方,麻黄量小附子温, 微汗解表神能强。 【方解】本方是甘草麻黄汤加附子而成,附子温阳强壮祛寒,加 于...
首页/书籍/长沙方歌括/ 麻黄附子甘草汤 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此方主之。 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炮)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附子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祛风温经,助阳化湿之功效。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歌诀 桂枝附子汤通阳,附子重用是三两;扶阳甘草大枣与生姜,温经散寒除痹良。组成 桂枝(去皮)四两(12g),附子(炮,去皮)三枚(15g),生姜(切)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