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麦黑潜叶蝇的发生及防治 浅析麦黑潜叶蝇的发生及防治 2023-11-12
小麦黑潜蝇是一种小型昆虫,成虫体长约为3毫米,呈现出深黑色的光泽。其特征在于前缘脉仅断裂一次,翅的径脉第一支(R1)的位置特别,它刚好抵达翅中间的横脉(r—m)。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翅缘第二、第三、第四室宽度的比例呈现出明显的规律,即3.5:1.0:0.9。在行为习性上,成虫具有较强的趋...
具体时间间隔建议为6-7天,以确保防治效果。常用的防治药剂有2.5%敌百虫粉或者2%西维因粉剂,每亩地(666.7平方米)可施用1.5-2千克。若采用喷雾方式,可以选择50%辛硫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按照1000-2000毫升/亩的剂量进行均匀喷洒。这样既可有效控制黑潜蝇的繁殖,又能减少对作物的副作用。总的...
小麦黑潜蝇别名细茎潜蝇和日本麦叶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主要寄主为小麦,大麦及黑麦类禾本科杂草,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华东和东北等麦区.小麦黑潜叶蝇是近年来黄淮海麦区偶发的一种害虫,在安徽,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均有发生,且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态势,具有分布广,隐蔽性强,难控制的特点,严重影响小...
为摸清麦黑潜叶蝇在天津市的发生规律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麦黑潜叶蝇一年发生 1代或 2代 ,以蛹在土中越冬 ,4月上旬羽化出土为害。成虫为害高峰期为 4月上旬 ,雌蝇用粗硬的产卵器刺破麦叶 ,形成一行行的淡褐色针孔状斑点。幼虫为害盛期为 4...
【摘要】@@ 麦黑落叶蝇2002年在静海县麦田首次发现即造成大发生,全县小麦播种面积15.7万亩,发生14.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9.8%,小麦被害株率在70%左右;2003年发生更为严重,全县小麦播种面积5万亩,发生面积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00%,一般麦田被害株率为40%~60%,严重的达70%~100%.麦黑潜叶蝇是我县2年来发现的...
为摸清麦黑潜叶蝇在天津市的发生规律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麦黑潜叶蝇一年发生1代或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4月上旬羽化出土为害.成虫为害高峰期为4月上旬,雌蝇用粗硬的产卵器刺破麦叶,形成一行行的淡褐色针孔状斑点.幼虫为害盛期为4月下旬,百株有幼虫...
1. 皖北地区豆秆黑潜蝇防治技术 2. 小麦黑潜蝇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3. 豆秆黑潜蝇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4. 蔬菜4种潜叶蝇的为害识别与综合防治 5. 番茄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的鉴别及防治 6. 麦黑斑潜叶蝇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7. 稻秆潜蝇在水稻制种上的危害与防治 8. 番茄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 9....
为彻底摸清小麦黑潜叶蝇的发生及为害特点,利用3年的时间,采用田间观察和室内饲养的办法,系统研究了该虫在河南省中牟县麦田的发生为害状及特点,发生量与气候、土质、耕作、肥料等的关系,以及虫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研究表明,该虫在中牟县一年发生2代,以第二代幼虫为害为主,4月中下旬是第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