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剪贴(麦秸画)麦秆剪贴(麦秸画),高唐县传统美术 。2024年,入选山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承保护 2024年,入选山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麦秆剪贴,也叫麦秸画。用黄河边的莛子麦作画——割完麦子后,取中间的麦秆,高温蒸后,用剪刀小心剖开,铺平晾干水分,再用刀片正反打磨,直至薄如蝉翼,就得到了合适的画材。取材不难,可剪裁大有门道:粗略裁剪,依据图案的大致形状,剪出块状或长条状;精细裁剪,得沿着线条一气呵成地修剪,麦秆的边缘才显丝...
麦秆剪贴,又称“麦秸剪贴”,是以麦秸秆为原料,借助雕刻刀、熨斗、烙画笔、渲染笔等工具,利用麦秸自然光泽和戗撕成丝的特性,经烫色或染色,运用剪纸、烙画、雕刻、草编、国画等技法,以及“撕、剪、刻、戗”等技艺,经过浸泡、熏、蒸、...
麦秆剪贴,以麦秆为原料,经多道工序剪贴而成的一种传统工艺制作技艺。起源于古代盛产小麦的中原地区,始于隋唐时期,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麦秆剪贴的材料主要是大麦秆,色泽洁白,韧性强,光洁度高。 麦秆剪贴在保持麦秸本身自然光泽和纹理的前提下,经过煮、刮、熏、制、熨、漂...
麦秆剪贴(大丰麦秆剪贴)麦秆剪贴(大丰麦秆剪贴)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类别 麦秆剪贴(大丰麦秆剪贴),江苏省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麦秆剪贴是传统民间工艺品,又称麦秸剪贴。其利用麦秸本身自然光泽、纹理的质感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过煮、刮、熏、制、熨、漂等十几道加工处理工序,吸收借鉴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手法制作,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黑龙江麦秸工艺始于1903年,独创半浮雕技艺,先将麦秸用熏、蒸、烫、漂等工序加工...
麦秆剪贴,传统民间工艺品,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烫色或染色用 “撕, 剪, 刻, 抢” 等特技工艺,或平贴,或直接用麦秸粘堆而成画面,一般用国画形式构图,嵌贴在镜框内,作欣赏品。麦秸画工艺品,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生产,以仙桃, 哈尔滨, 潮州 ,南阳, 浦江和广西等地生产的较有名。2008年,麦秆剪...
①8月2日,哈尔滨市一艺术馆非遗文创展区,市民在欣赏麦秆剪贴产品。②8月2日,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麦秆剪贴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栾英伟(左一)在介绍麦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③8月2日,哈尔滨市南岗区建工社区,老师在指导社区居民制作麦秸画。④8月3日,哈尔滨市南岗区一麦秸艺术画工作室,学员在创作。⑤...
在哈尔滨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麦秆剪贴非遗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秋娟,她从事这项非遗技艺已有37年。在公司精心布置的展馆中,一件件由麦秆制作的艺术品令人啧啧称奇。威猛的东北虎、哈尔滨标志性建筑索菲亚教堂、娇艳欲滴的丁香花、一望无际的麦田……令人难以想象,这些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