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台塔,又称慈相寺麓台塔,位于晋中市平遥县城东约八公里处的洪善镇冀郭村。这座塔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传说。📜 历史背景: 麓台塔最初由无名大师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后在金天会年间(1123-1135)进行了重建,并在清乾隆年间进行了修葺。这座八角九层空心楼阁式建筑,通高四十八点二米...
6、现存的慈相寺除正殿和麓台塔为宋金时期建筑外,其他部分为清代重建。寺庙目前不对外开放,具体细节不详。🌿 无名大师塔的建筑特色: ✨ 年代:重建于天会年间(1123—1137年) ✨ 外部结构: 🎈 高48.2米,平面为八角形,九层楼阁式塔,是宋代常见的佛塔形式。 🎈 塔身外形轮廓柔和挺拔,每层高度自下而上逐...
慈相寺位于平遥县洪善镇冀郭村东北,寺内开阔宏敞、殿宇古朴、宝塔高耸、古柏苍翠,环境优雅静谧。慈相寺按照我国寺庙建筑古制“中轴对称式”平面布局,山门、乐楼、关帝殿、正殿、麓台塔自南向北一字排开,两侧建有钟、鼓二楼、东西廊窑。寺内保存有宋庆历年间到清光绪年间...
平遥慈相寺麓台塔(金-国5) 慈相寺塔,也称为麓台塔或俗称冀郭塔,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洪善镇冀郭村 862024-12-18 02:26 谜一样的视频,播客什么都没留下 4 收藏 手机看 分享 举报 濮又蓝关注0 评论(0)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发送 暂时没有评论哦~...
麓台塔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洪善镇冀郭塔,具体位于平遥县城东7.5公里的沿村堡乡冀郭村,处于冀郭村慈相寺内。麓台塔是一座楼阁式空心砖塔,八角九层,通高48.2米,每边长6米。塔身优美挺拔,坚固壮观,外形轮廓和各部分构造式样均继承了宋代建筑风格,是我国现存不多的著名古塔之一。传说中,此...
冀郭村有两个塔,一个在慈相寺内,叫麓台塔(百度和某德地图上都这么叫),另一个在慈相寺东南400多米的山坡上,叫冀郭塔(百度和某德地图上也这么叫)。为了避免混淆,本文就用麓台塔这个名字。 慈相寺的历史 慈相寺最早叫圣俱寺,始建于唐代。寺内有一块金代碑文,记载了圣俱寺的开山祖师是唐代的无名大师。无名大师...
麓台塔,这座楼阁式空心砖塔,以其八角九层的独特结构,通高48.2米,每边长6米,展现出优美的挺拔身姿,坚固而壮观。塔前立有碑文,记录着这座古塔的历史。麓台塔的外形轮廓和构造样式,都继承了宋代建筑的风格,是我国现存不多的著名古塔之一。塔座南面设有抱厦门,四周分布着16孔窑洞。塔身二至七层筑有斗拱,八、九...
麓台塔,一座楼阁式空心砖塔,八角九层,通高48.2米,每边长6米,外观挺拔壮观,继承了宋代建筑风格,是我国现存不多的著名古塔之一。相传,此塔用于拴住平遥龟城下东门一条腿。塔座南为抱厦门,四周建有16孔窑洞。塔身二至七层筑有斗拱,八、九层为素面。塔顶为覆盆莲瓣形,但塔刹已毁。塔内结构...
慈相寺创建年代不晚于唐肃宗时期(756—763年),金天会年间(1123—1137年),在旧址上建麓台塔并修建殿宇、楼亭十多座。金代至清历代重修,现存建筑正殿与塔为宋金时期原构,余皆明清所建。塔身优美挺拔,坚固壮观。塔前有碑。麓台塔外形轮廓和各部分构造式样均继承了宋代建筑
慈相寺麓台塔,也称麓镜塔,俗称冀郭塔,简称慈相寺塔。位于晋中市平遥县城东约八公里处洪善镇冀郭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相寺麓台塔为无名大师灵塔,建设于北宋庆历年间,重建于金天会年间(1123-1135),清干隆年间修葺。八角九层空心楼阁式,通高四十八点二米。塔座南为抱厦门,四周建窑洞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