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都护殉节处”距巴久曲河约三十米高,为清光绪时期川边学务总办吴嘉谟题写,它是鹦哥嘴石刻群富有历史深意的实物遗迹。鹦哥嘴石刻 “凤都护殉节处”六个大字,笔锋遒劲有力,勾连有韵,章法有序。环视,鹦哥嘴四周山势绵延挺拔,岩石苍劲嶙峋,绝壁处刀削般险峻,峡谷最窄处不过八九米。河水汩汩滔滔,翻卷...
夕阳在天上鱼鳞般铺开,状若织锦,也在峡谷一侧投下暗红的阴影。回望山头,树木藤蔓挡住了视线,我不知道,当年徜徉于鹦哥嘴的五十多个阴魂,是否让刻字工匠握凿的手颤抖不已,岩壁上撒落的石屑是否遮盖了草丛中的血迹。“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路易十五这句话,像是专门说给赵尔丰听的。这位临死前步履蹒跚的...
鹦哥嘴石刻群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与西藏芒康、盐井以及云南省德钦县隔山相望。这组石刻群因为其形状酷似鹦鹉的嘴巴而得名,从古时候起就是西南地区非常重要的交通要塞。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块资源,很多清朝中后期及民国时期的官员和文人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鹦哥嘴石...
巴塘三部曲之鹦哥嘴石刻群
上百年来,与日月相伴、与风雨同在的巴塘鹦哥嘴石刻群,是康巴藏区漫长历史沿革过程中极具文献价值的活化石。“凤都护殉节处”石刻,只是其中代表性作品。 巴塘县教育局的汪涛是研究鹦哥嘴石刻的专家,他指出,鹦哥嘴石刻因其特殊的要冲位置和石块存在,自古成了康藏地区官员和文人题字的好地方。石刻群集中反映了清朝中后...
走约七十余米,我们就来到第三组石刻群所在地,这里也是鹦哥嘴石刻群中内容最丰富,最有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石刻群,石刻旁的树枝上,挂满了五彩的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石刻群旁的古道在草丛中依稀可辨,然而过了这组石刻群后,这条古道已成为断头路,消失在的岁月风尘中。
经过多方人的不懈努力,鹦哥嘴石刻群的保护工作终于圆满结束。 在朋友和我说这些的时候,我忍不住地反复说“这真的是太好了”、“还好有你们”和“不幸中的万幸”这些话语。如果不是这些可爱的人们,这些石刻群将在时间的长河和风吹日晒中进一步风化模糊。等到人们意识到他们的重要性的时候,这些珍宝将会不复存在。
与日月相伴、与风雨同在的巴塘鹦哥嘴石刻群,是康巴藏区漫长历史沿革过程中极具文献价值的活化石。 那天在巴塘县城金弦子广场,巴塘县志办主任唐定太告诉笔者,鹦哥嘴因其特殊的要冲位置和石块存在,自古成了康藏地区官员和文人题字的好地方。石刻群集中反映了清朝中后期和民国时期,巴塘发生的历史事件以及当时官员、文人抒...
话说南丝路 32丨巴塘鹦哥嘴石刻群:炮火弥漫的修路文献④ 巴塘县城 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文/图 《巴塘县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兵事”篇记载:1905年9月下旬,经赵尔丰三个多月的疯狂镇压,巴塘全境平定,赵随即被升任川滇边务大臣。他常驻巴塘,以巴塘为起点实行清廷改土归流政策,废除土司,设置郡县,派遣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