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24岁的时候所写。这是一首千古流传的七言律诗,也是成语“雪泥鸿爪”的出处。通过这首诗的标题可知,这是苏轼写给弟弟的“和诗”,既然是“和诗”,自然是苏辙之前先给苏轼写过诗。当时苏轼要去陕西做凤翔府通判,弟弟苏辙去送行。到凤翔做官也是苏轼和弟弟苏辙第一次...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古诗原文二:《和子由渑池怀旧》北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
《鸿泥雪爪 苏轼》 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雪泥鸿爪(拼音:xuě ní hóng zhǎo)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雪泥鸿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鸿:大雁)指大雁踏过雪地时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联合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成语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