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与苏克萨哈虽是姻亲,二人却常常因政见不合而发生争论,宛如仇敌。列名第三的遏必隆出自名门,但为人庸懦,遇事无主见,又属镶黄旗,常常附和鳌拜。鳌拜虽然屈居第四,但由于资格老,军功高,常常气势夺人。在这种情况下,鳌拜虽居四辅臣之末位,却得以擅权自重,日益...
鳌拜是一个在清宫戏中常出现的人物,他武夫起家,性格凶暴。力大难制,一度把持朝纲,一手遮天,甚至还阴谋篡位。其实鳌拜在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两朝是有名的勇士和将领,立过许多战功,曾被皇太极授予“巴图鲁”(满族勇士之意)的称号,公元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次年,顺治帝即位。我们都知道顺治帝...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已经59岁高龄的康熙皇帝,进入了晚年时期。他回忆起种种前尘往事时,想起了鳌拜,不禁怀念鳌拜生前为清朝立下的汗马功劳,随即追赐鳌拜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阿思哈尼哈番又叫梅勒章京,是清朝初期的一种封爵,相当于男爵的等级。那时候,鳌拜的儿子纳穆福已经去世,由鳌拜的孙子达福继承了男...
然而,鳌拜最大的功绩却可能是他在大清内乱时期对皇权的坚定支持。文章中提到他站在肃亲王豪格一边的原因,并非出于对豪格的忠诚,而是因为鳌拜所属的镶黄旗直属于皇帝。他的立场是为了保卫大清的皇权,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责任。庄妃提出的以福临继位、多尔衮监国辅政的方案,使得内乱的局势得以缓解。鳌拜的坚持不...
鳌拜是谁?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年龄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据推测,他大概是生于1610年左右,和多尔衮、孝庄皇太后差不多大。那么鳌拜为何年纪轻轻就可以得到皇太极的重用呢?这跟他的家庭背景是有直接关系的。鳌拜的伯父---费英东,从1588年费英东的父亲索尔果率领本部归顺努尔哈赤开始,直到1620年费英东去世共32...
四月初七,鳌拜借口这些人擅骑皇帝坐马、私用皇帝弓箭射鹿为理由,将他们论罪处死。其中塞尔弼就是瓜尔佳氏黄海的妹夫。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索尼病死,鳌拜又强行逼迫康熙把苏克萨哈给杀了,四大辅政大臣就只剩下遏必隆和鳌拜,鳌拜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把持朝政,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力。康熙皇帝感觉到危机,召集...
多尔衮和鳌拜都是清朝鼎鼎大名的权臣,而且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如果仔细判断,他们俩谁的权势更大呢?其实无论从地位还是权力来看,鳌拜在多尔衮面前,那都是小弟。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差距。一、多尔衮的爵位和身份高于鳌拜。顺治登基以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成为了摄政王。不过济尔哈朗...
在影视剧中,鳌拜大都是被披上“叛徒”的称号,但在史实中却恰恰相反,鳌拜一生忠心事主,始终不渝。年少成名的鳌拜,深受皇太极的喜欢,由于身为上三旗,因此晋升速度很快,在壮年时期就已经拥有了很高的话语权,成为了镶黄旗统领,是决定皇位花落谁家的核心人物之一。在皇太极死后,豪格与多尔衮皇位之争愈演愈烈,...
鳌拜,出生于满洲八旗之家,少年时勇武过人,深受皇太极赏识。皇太极登基后,满洲国崛起,四方归附,他频频出兵,试图扩大领土。鳌拜,作为一个出生在军事世家的青年,吸引了皇太极的目光。他不仅精通射箭和骑马,而且有卓越的战略眼光。每当皇太极亲自率军征战,鳌拜总是站在最前线,毫不畏惧地完成任务。初建战功的时刻...
1、鳌拜(约1610年—1669年),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权臣,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2、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