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形目 Salmoniformes 本目鱼类上颌缘一般由前颌骨与上颌骨构成,具齿;一般有前后脂眼睑;多数有脂鳍,位于背鳍后或臀鳍前;发光器有或无;鳔如存在,大多具鳔管;一般被圆鳞;通常胸鳍位低,腹鳍腹位。 1,鲑科 Salmonidae 为一群大、中型的冷水性鱼类。体延长而稍侧扁。口大,口上缘由前颌骨与上颌骨组成。眼中大,...
鲑亚科(Salmoninae)、白鲑亚科(Coregoninae)、茴鱼亚科(Thymallinae)三亚科,下辖11属226种(FishBase),姊妹群为狗鱼目(Esociformes,来源FishBase),于鱼类学爱好者闪光鱵(达达)所引用制作之《生命之树》中,南乳鱼目(Galaxiiformes)为鲑形目之姊妹群,在此系统中,鲑形目与南乳鱼目构成之单系类群与狗鱼目互为...
鲑形目 形态特征 鲑形目 本目鱼类上颌缘一般由前颌骨与上颌骨构成,具齿;一般有前后脂眼睑;多数有脂鳍,位于背鳍后或臀鳍前;鳔如存在,大多具鳔管;一般被圆鳞;通常胸鳍位低,腹鳍腹位。生活习性 多为冷水性鱼类。栖息于淡水、海水中。有些是溯河洄游性鱼类。如 鲑科的大麻哈鱼能长途溯江河生殖洄游,昼夜...
大西洋鲑(学名:Salmo salar)是鲑形目鲑科鲑属的一种冷水性洄游鱼类。这种鱼最早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在1758年命名为“Salmo salar”,其中“salar”来自于拉丁语中的“salio”,意为“跳跃”。由于其英文名Salmon的发音与“三文”相近,因此在中国,大西洋鲑通常被称为“三文鱼”。此外,一些其他的鲑科...
在中国的鱼类分布中,鲑形目下涵盖了八个亚目,各有其独特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特征。首先,鲑亚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12度同温线以北,这些鱼类多为洄游性经济鱼类,对我国的水域生态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境内记录的鲑亚目鱼类种类丰富,共计有15种。胡瓜鱼亚目以其鲜鱼带有类似黄瓜的香气而得名,它们的分布范围...
请阅读下列关于秦岭细鳞的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秦岭细鳞鲑,又名细鳞鱼、细鳞鲑、花鱼等,是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鱼类,如下图所示。秦岭细鳞鲑仅分布于秦岭山区海拔900~2300米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水底为砾石、水温低于20度的山涧溪流中,为我国所特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秦岭细鳞鲑及其生活...
鲑形目(Salmoniformes)包含了多种珍贵的游钓和食用鱼类,通常在孵化场培育后被转移到适宜生长的水体。鲑形目鱼类不仅是全球重要的食用鱼养殖对象。鲑科(Salmonidae)中的鲑属(Salmo)拥有黑斑的真鱒,其口盖具有犁骨,形状直且带有牙齿。与之相近的红点鲑(char),其犁骨形状与鱒不同。然而,真鱒的...
硬骨鱼纲|幅鳍亚纲|原棘鳍总目|鲑形目 ∷银鱼科Salangidae 银鱼科Salangidae:鲑形目鲑亚目胡瓜鱼总科的1科。体细长而透明,有脂鳍;体表裸露,仅体两侧有不规则的分散易脱落的鳞片(雄鱼臀鳍上有一行鳞片排列着,有脂鳍,尾鳍分叉);背鳍在腹蜡后;上颌前端无吻钩,口底无大褶膜;幽门和育囊不存在,多...
【大麻哈鱼】#三农百科#硬骨鱼纲,鲑形目,鲑科。体银灰色,常具绯色宽斑。冷水性溯河洄游鱼类。性凶猛,捕食小鱼。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及北极海。世界重要经济鱼类,年产量20~30万吨。中国产于黑龙江流域,平均年产800吨。供鲜食或盐渍、熏制;卵的营养价值高,可制名贵食品“鱼籽酱”。 ...
鲑形目,这个看似简单的分类,却囊括了鲑科的丰富多样性,包含了11个属的鱼类,总计超过两百种。鲑科鱼类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但其中一些成员,如虹鳟和褐鳟,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威胁。鲑科的困境与希望 鲑科鱼类种类繁多,既有纯淡水的虹鳟和褐鳟,也有能逆流而上的跨盐度种。然而,IUCN红色名录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