鲐背之年是中国古人对年龄在九十岁这个年龄段的称呼。1、《释名·释长幼》对鲐背的解释: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鬓发变黄也。耇,垢也。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或曰冻梨,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或曰齯,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2、《尔雅·释诂》:“黄发、...
鲐背之年指90岁的老人。 在古代的时候,年纪非常高寿的老人,被称为鲐背老人。鲐原指鲐鱼,比喻高寿老人的背部,上面的褶皱就像鲐鱼的斑纹一样多。至于鲐背之年是多少岁,一般指90岁的高寿老人,也泛指老人的年龄非常的大,年龄也非常的高寿。 需要注意的是,鲐背不是指鲐鱼的被,而是比喻老人因为年纪太大,皮肤消瘦背部如...
鲐背之年是指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 称谓来源:“鲐”原指鲐鱼,一种体侧有斑纹的海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文献记载: 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大雅·行苇》就有“黄台背”的描述,其中“台”与“鲐”通用,都是形容老人背部如鲐鱼之纹,寓意长寿。其他文献:...
二、而立之年:三十岁。三、不惑之年:四十 正文 1 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岁的别称,鲐背泛指长寿老人。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值得注意的是,鲐背并非指”鲐鱼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鲐鱼(的老人)“,进而泛指老人。九十岁有诸多称谓,除了鲐背,亦有...
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0 收藏 分享 0次播放 “鲐背之年”到底是多少岁? 招财喵 发布时间:12分钟前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鲐背之年意思是古人九十岁的别称。年龄的别称有: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垂髫(幼年儿童)、豆蔻(女子十三岁)、及笄(女子十五岁)、加冠(男子二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半百之年(指五十岁)、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鲐背之年指的是90岁。鲐背之年是一个成语,用来描述人的年龄。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的背部可能会因为年老而呈现出特殊的弯曲形态,与鲐鱼的形状相似,因此称之为“鲐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个年龄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具体来说,鲐背之年指的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体开始显现出老态。由于年龄的积累,...
鲐背之年是指九十岁。鲐背之年是一个用来描述高寿的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年龄以十年为单位有着特定的称谓,鲐背之年便是其中之一。之所以称之为“鲐背”,是因为鲐是一种鱼,其背部呈现深蓝色,象征着长寿。在古代文献中,常用鲐背来形容老年人的背部形态,因此,当人们说到某人已到鲐背之年,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