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莫尔病"是经济增长的产物,指 "停滞部门"的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必然会随着"进步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而大幅上升。该书从这一概念入手,着重分析了医疗和教育这两个成本不断攀升的经济部门。作者认为,这些部门之所以存在严重的"鲍莫尔病",是因为其商品和服务包含的劳动成分很难在不降低数量和质量的情况下减少。 经济发展...
“鲍莫尔病”,是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提出的一个经济现象。鲍莫尔说:一个经济中,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通常是不一致的。当存在这种差异化时,生产率增长较快的“进步部门”的工资上涨会同时带动那些生产率增长较慢的“停滞部门”的工资上升,而这种效应会导致“停滞部门”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形成更大的产出。
实证检验方面,一类研究认为主要发达国家存在鲍莫尔病,鲍莫尔(1985)利用美国1947—1976年的历史数据实证检验发现这段时期美国进步部门和停滞部门的实际产出份额相当稳定,因此随着相对价格的上升,停滞部门服务业的支出和劳动力所占份额急剧上升。Nordhaus(2008)和Hartwing(2011)分别利用美国和欧盟1948—2001年的数据发现美国和欧...
📚“鲍莫尔病”是一个在经济发展中常遇到的问题。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将其归因于生产率的差异,将经济部门分为进步部门和停滞部门。🏭进步部门,如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生产率增长迅速;而停滞部门,如医疗和教育,劳动力密集,生产率增长较慢。 📈这种差异导致停滞部门的相对成本不断上升,这就是所谓的“鲍莫尔病...
鲍莫尔病 鲍莫尔病是一种经济现象,具体指服务业发展导致的生产率进步停滞,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消费者福利和政府财政。服务业在经济中比重上升,同时生产率增长放缓,导致成本大幅上涨,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通过替代劳动力以控制成本,导致大量剩余劳动...
鲍莫尔同时指出,进步部门主要是指制造业,而停滞部门是指服务业,包括教育、市政服务、表演艺术、餐饮、娱乐休闲等,鲍莫尔举例指出,在表演艺术市场上,300年前演奏莫扎特的四重奏需要四个人,而300年后演奏同样一首曲子仍然需要四个人,劳动生产率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鲍莫尔病理论推理简洁明了,也能解释市场经济国家服务...
鲍莫尔病又称为成本病。社会上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发展不同步、不均衡,有些生产率提升快,比如互联网行业等“进步部门”;有些生产率提升慢,比如医疗和教育等劳动密集、且人工不可替代的“停滞部门”,停滞部门不是说生产率不提升,只是低于平均的速度导致成本增长也高于平均。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提升慢的行业的成本随着社会...
什么是“鲍莫尔病”? 在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经验规律,那就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之后,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然而,服务业又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的生产效率提升是相当缓慢的——这个现象最早是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首先注意到的,因此也经常被称为“鲍莫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