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姆嘉通是一种树形结构,由节点和指向其他节点的边组成。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子节点,但只能有一个父节点。根节点是位于树顶部的节点,它没有父节点。叶子节点是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鲍姆嘉通可以用来表示层次结构,例如文件系统、组织结构等。它也可以用来处理具有层级关系的数据,如XML文档、数据库中的记录等。 3. 鲍姆嘉...
1714年6月17日,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在奥得河畔法兰克福的家中降生,排行第5,父亲雅各布·鲍姆嘉通是新教路德派的教区牧师。他的兄弟们包括西格蒙德·雅各布、奥古斯特·约瑟夫、塞缪尔·尤西比乌以及纳撒内尔,但他们的早逝为鲍姆嘉通的成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717年,鲍姆嘉通的家庭遭遇不幸,母亲离世,...
1、鲍姆嘉通 鲍姆嘉通是欧洲大陆的唯理论者,其哲学思想归宗于莱布尼茨-伍尔夫系统。鲍姆嘉通所处的时代,哲学已经进入认识论阶段,其关注中心由本体论转向人类知识论。鲍姆嘉通看到,人的心理结构包括知、情、意三个部分,知即理性认识,有逻辑学研究;意志有伦理学研究,而对于情——感性认识研究的学科则是一个空白。 本次...
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在理性主义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将“完善”视为美的最高理性尺度,强调审美对象本身的雅致与普遍有效完善。他主张用数学明晰性衡量艺术诗意,认为清晰的表象有助于诗的完善。鲍姆嘉通美学的当代意义在于强调审美的实践特性。当代美学理论倾向于强调实践性,美学不仅总结现存艺术现象,还指导...
德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年7月17日至1762年5月26日)以其深刻的洞见和独特的贡献闻名于世。他站在启蒙主义学派的旗帜下,深受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和克里斯蒂安·沃尔夫思想的影响,他们的哲学观念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鲍...
《鲍姆嘉通说美学》是由德国学者鲍姆嘉通所著,高鹤文 祁祥德 编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5月出版的哲学类书籍。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和美学观点,并系统地阐释了强调审美的实践特性而不是解释或认识特性,这也成为当代西方美学中的一股潮流。本书广泛采用例证,并对康德、席勒、黑尔格对...
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的学术生涯留下了丰富的著作,他的主要作品以其深刻的哲学见解著称。他的著作大多以拉丁文呈现,其中一些被他的学生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迈尔翻译成德文,以便更广泛的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1735年,鲍姆嘉通发表了《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这部作品深入探讨了诗歌的美学和哲学内涵,...
鲍姆嘉通 亚历山大·哥特利市·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l Baumgarten ,1714 — 1762),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历来在美学史上形成共识的看法是他第一个采用“Aesthetica”的术语提出并建立了美学这一特殊的哲学学科,被誉为“美学之父”。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是博士学位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1735)...
在18世纪的德国哲学与美学领域,鲍姆嘉通(Aesthetics' Forefather, Baumgarten)以他独特的视角,开启了美学研究的新篇章。这位被誉为“美学之父”的思想家,其核心观点聚焦于感性认识的科学研究。鲍姆嘉通坚信,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其中“知”由逻辑学研究,”意“由伦理学掌管,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