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鲍氏,名叔牙。以善于知人为后世所称道。公元前694年,齐襄公淫乱无常,襄公诸弟纷纷外逃。 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鲍叔牙辅小白,逃到莒国。公元前685年,齐国内乱,国君被杀,他得到消息,带小白抢先回国,打败公子纠,夺得政权。小白即位为桓公,要任他为相。他...
叔牙,即鲍叔牙,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因他善于知人,举贤让能,曾推荐管仲佐齐桓公成霸业,后因以代称能知人荐贤的人。 叔牙,即鲍叔牙,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因他善于知人,举贤让能,曾离则纪烈他握京推荐管仲佐齐桓公成霸业,后因以代称能知人荐贤的人。唐张九龄《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寮》:"上惭伯乐顾,...
管鲍,典故名,即管仲和鲍叔牙。典出《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两人相知很深,交谊甚厚。旧时常用以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详细释义 典源 《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管鲍之交》,是汉语中一则来源于历史典故的成语,这则成语本义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由于后来管仲,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所以在历史上他的名气比鲍叔牙大,其实,没有鲍叔牙起初的帮助及之后的大度推荐,管仲是不可能出名的。因此,下面...
对此,鲍叔牙做了两件事,一是将管仲从鲁国手里救出来;二是婉拒齐相之位,反而推荐当年差点要了齐桓公性命的管仲为齐相。鲍叔牙深怕鲁国因向齐国谢罪而杀害管仲,便暗地送信给鲁国说:“管仲是齐国国君的死仇,齐国国君必要亲手杀死他。”鲁国新败,只得囚送管仲回齐国。小白做了国君,念念不忘一箭之仇,日夜...
鲍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大臣,大夫鲍敬叔之子;当然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是管仲的至交好友。公元前697年,公子小白由鲍叔牙辅佐,逃往莒(jǔ)国。公元前686年,齐桓公打败公子纠,鲍叔牙推荐当年差点要了齐桓(huán)公性命的管仲为齐相。公元前656年,鲍叔牙参与召陵之盟,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45年...
因此,笔者将为大家在这篇文章中,描绘一个更加立体全面的鲍叔牙,使大家知道鲍叔牙除了识人之明以外,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优点。在政治方面,鲍叔牙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的特点。首先,鲍叔牙性格刚正,眼里容不得沙子。所以,当管仲担任齐国相国以后,他就被齐桓公任命为大谏,而鲍叔牙也的确没有辜负自己所担任的...
鲍叔牙,与管仲同时代人,生卒年不详,是春秋时齐国的大夫,管仲的生死之交。管仲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没有他的辅佐,就没有齐桓公的霸业;然而,没有鲍叔牙,也就没有管仲的一切。管仲身怀绝学,文武双全,是个难得的栋梁之材。鲍叔牙也是才华出众,饱学多识。他们俩人从小就是好朋友,后来分别是齐国两位公子...
鲍叔牙(?—645年),一称鲍叔,或称鲍子,本姓姒,因父仕齐,采于鲍,故以为姓氏,名叔牙。鲍敬叔之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少时与管仲为知交好友,二人曾一起经商。由于管仲家境贫寒且需要赡养老母,所以在分配利润时常常多取一些,鲍叔牙并不因此认为管仲贪婪。当管仲为他出谋划策,结果不尽如人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