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鲁郡指现在的山东兖州,石门为兖州城东金口坝。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题中...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 石门:山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山不甚高大,石峡对峙如门,故名。杜二甫:即诗人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他为杜二甫。 金樽开: 指开樽饮酒。 泗水: 源出山东泗水县陪...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的意思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古诗赏析 【注释】 ①鲁郡:鲁城,今天的山东曲阜。 ②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 ③飞蓬:是被风吹得在地面上飞...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以“醉别”开始,以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
在两句送别诗中同时写出两人的同一心事,这就是心心相印;人未别而先盼重逢之乐,足见彼此情谊的深厚;且再约重逢之地不在别处,仍在石门,尤能说明鲁郡同游的赏心快意,永久难忘。尽管石门重逢的愿望后来并没有实现,但杜甫却一直切盼着这一天。若干年后,杜甫在长安寄诗给李白说:“何时一尊酒,重...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赏析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陵,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豪放狂放、慷慨激昂为特点,被誉为“诗史之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在他的成就中,有一首名篇叫做《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离别好友韩起之后,为了送行而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阅读答案及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②,海色明徂徕③。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此诗写于745年,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李白和杜甫在鲁郡再次相逢。分别之时,李白写下此诗。杜二甫即...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赏析 李白于天宝三载(744)被诏许还乡,驱出朝廷后,在洛阳与杜甫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来往密切。天宝四载,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题中的“二”,是杜甫的排行。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