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正式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 反馈 收藏
鲁宣公十五年,“民不肯尽力于公田”,说明的根本性问题是 A. 井田制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农民用怠工的办法对付贵族的剥削 C. 农民都有自己的私田可以耕种 D. 农
鲁宣公十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汙,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
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开始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度,是中国征收农业税的起点。从当初的鲁国史书《春秋》及“春秋三传”的记载来看,是不合乎于礼的( - 善待一切缘于202
《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有关“公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其实质是一种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②“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有使用权,也有所有权 ③春秋时期,井田制最终崩溃 ④商鞅变法标志着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答案解析 (单选题) 《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
1【题目】鲁国在鲁宣公十五年实行“初税亩”。如表是春秋三传对其做的解读,三者皆认为鲁国的“初税亩”()春秋三传对“初税亩”的注解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谷梁传》十取一也《公羊传》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左传》以丰财也 A.确立了什一税原则 B.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C.催生了土地私有制 D.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五年秋七月,初税亩。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了怎样的税制。这一改革有何历史意义。商
欢迎收听电子音频内容《《左传•鲁宣公十五年》》,你可以在线听书也可以下载喜马拉雅APP播放,想收听更多更优质的有声读物小说故事音乐作品,就来喜马拉雅!
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当时很多国家进行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制,但是鲁国第一个在法律上承认的。承认土地私有制之后,就开始征收一定的税收,也就是农业税。而这个税收一直到2006年才废除。也就是说鲁国一个不经意间的事情在中国...
《公羊传》鲁宣公十五年 遇天灾,却不幸之万幸 49 2024-03 2 《左传》鲁宣公十五年 秦晋楚 37 2024-03 3 《谷梁传》鲁宣公十四年 卫大夫孔达死 43 2024-03 4 《公羊传》鲁宣公十四年 曹文公卒 37 2024-03 5 《左传》鲁宣公十四年 晋伐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