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边的是鱼藻轩,似一座水边的凉亭。 我就是山野村夫 5分 超棒 鱼藻轩,前临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后依万木葱郁的万寿山,仰望水鸟翱翔蓝天,俯视游鱼嬉戏水底。鱼藻轩取自《诗经·小雅·鱼藻》。游客们在轩中驻足,清风拂面,涟漪不惊、岸柳轻扬、龙舟竟行,顿时生出超乎自然、心旷神怡的感触。后世常以鱼藻的关系...
鱼藻轩,这个名字在颐和园的万寿山前长廊西段,秋水亭和清遥亭之间,显得并不显眼。🌳🏞️ 但这里,你可以环视昆明湖,远眺玉泉山,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宁静与美。🌄📜 历史的痕迹在这座建筑中隐约可见。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投湖自尽的地方。💔 每次路过,你是否会停下脚步,轻轻念出这个名字,感...
1927年,王国维在颐和园的鱼藻轩买票进入,点完一根烟后选择了跳湖自尽。这个地点和颐和园的豳风桥一样,都是观赏日出的绝佳位置。鱼藻轩的名字来源于《诗经》中的《小雅·鱼藻》: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这段...
鱼藻轩前面的昆明湖波光粼粼,可以看到远处的玉泉山和山顶的宝塔,整个景色如诗如画。 此外,鱼藻轩也是赏鱼的绝佳之地,可以观赏到各种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给人们带来宁静和喜悦。 总的来说,颐和园鱼藻轩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团结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鱼藻轩记:1927》是策展人、作家孙屹创作的“六国饭店”系列的第二部小说作品。本书将1927年前后波云诡谲的时代风云,微缩在六国饭店的日常中演绎,以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视角来解读。作为昨日世界的代言者,王国维内心的绝望和挣扎,...
鱼藻轩这个轩名颇有文化,源于《诗经·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大戴礼记》所引的《逸诗》也有“鱼在在藻,厥志在饵,鲜民之生矣,不如死之久矣。”为此轩题名的不知为何人,似乎从一开始就有所暗示:在若干年以后会有一个著名文人,在这里用生命创就了一个流芳...
🏞️ 颐和园的鱼藻轩,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清漪园,是一座三楹敞轩,内部装饰着苏式彩绘。这里是慈禧皇太后和崇庆皇太后的观览和垂钓之地。鱼藻轩的匾额由慈禧皇太后亲自题写,其意境源自《诗经·小雅》中的“鱼在在藻,依于其蒲”,象征着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就像鱼和水藻一样,臣子依靠英明的君主,如同鱼儿依赖茂盛的...
“诸因素”: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王国维《左》与恩人兼伯乐罗振玉)独立人格 王国维(1877年...
长廊故事-鱼藻轩-五子夺魁, 视频播放量 164、弹幕量 0、点赞数 3、投硬币枚数 6、收藏人数 1、转发人数 2, 视频作者 自说自话的行者掌柜, 作者简介 北京人...喜欢旅游,爱好历史 你有你的历史,我有我的历史,我们的历史不必相同,相关视频:长廊故事-鱼藻轩-穆桂英,长廊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在颐和园昆明湖鱼藻轩头朝下扎入水中,湖水很浅,王国维的口鼻被淤泥堵塞,窒息而死。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期间,王国维没有发生呛水现象,甚至,连他背后的衣服也没有被浸湿。王国维用这种方式自尽,看得出他赴死的决心。事后,人们在王国维内衣口袋内发现遗书,遗书中写道:“五十之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