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鱼藻纹呈现出以图案形式构图与工笔国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为装饰形式,图案形式的鱼藻纹把生活中的鱼藻形象进行提炼、概括并根据装饰器型重新构图,构图疏密有致、装饰性强。在宋金时期,磁州窑鱼藻纹上的鱼类以草鱼、鲶鱼、鲤鱼等为主,多表现为体型肥硕,鱼鳍、鱼尾作向上翘的动态,这个时期磁州窑鱼藻纹依...
鱼藻纹,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彩陶上就已出现。至宋代,鱼藻纹题材被广泛运用到了瓷器装饰上。历经数千年的风雨,鱼藻纹与瓷器已密不可分。而鱼藻纹与青花的结合,极为般配且讲究。因为经青花料添釉烧制后,鱼藻纹的韵律感丰富,或莲池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犹如中国水墨画,栩栩如生,...
鱼藻纹是一种青花瓷上比较常用的图案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藻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 鱼与水草相配,称鱼藻纹 其中的鱼多为鲭、鲢、鲤、鳜 或鲭、鳇、鲤、鲫 由于鱼与“余”谐音 鱼也就成为民间象征富足、富余的吉...
鱼藻纹是一种在青花瓷上常见的图案,最早出现在《诗经》中:“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与水草相配,称为鱼藻纹。其中的鱼多为鲭、鲢、鲤、鳜或鲭、鳇、鲤、鲫。由于鱼与“余”谐音,鱼成为民间象征富足、富余的吉祥物,因此鱼纹有“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富贵有余”等吉祥寓意。绘鱼...
鱼藻纹是古代陶瓷中最为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典出《诗经》,是《小雅鱼藻之什》中一篇,借鱼儿在藻之乐暗喻武王饮酒的平和安乐,进一步赞颂当时百姓安居乐业的祥和气氛。庄子道家思想中,“鱼”亦是其向往自由思想内核的重要体现,最著名的便是“知鱼之乐”。因“鱼”与“余”同音,故而鱼藻纹又有年年有余、...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富于变化的鱼藻纹!鱼,中国最古老也是最经久不衰的重要纹样题材之一。从商朝的青铜器到春秋时代的佩玉,从秦汉的砖刻、瓦当到唐宋的丝绸染织和私人印章,历代历朝一直都有以鱼为主题的创作,鱼纹广泛装饰在各类工艺品上,其中鱼藻纹更是尤为著名。积善之家,必有鱼藻,鱼藻纹是祥瑞之意的...
鱼藻纹,是一种典型的瓷器纹饰。鱼藻纹以鱼为构图中心,水藻等纹饰为辅助,组成多种多样的装饰纹样形式。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纹多是顺向追逐游动。寓意“富贵有余”、“连年有余”。 鱼纹和藻纹同时使用在瓷器上,在宋代才出现。 鱼藻纹,名字源自《诗经》 鱼藻纹是祥瑞之意的代表,不仅为皇家所喜,更...
明嘉靖 青花鱼藻纹罐 尺寸:高13cm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来源:香港苏富比,2001年5月1日,Lot516。参阅:1.《中国艺术展(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s)》,纽约,1941年11月1日-1942年4月30日,第660号。2.《中国及其他远东艺术(Chinese and other Far Eastern Art)》, Apollo出版社...
元青花鱼藻纹通常绘制在盘或罐的中心,图案包括鱼、水藻、浮萍、莲花等。水藻纹细叶粗,排列井然有序,绘画的真实性较强,富有节奏感和流动感,气势恢宏。 明代鱼藻纹的发展 🌸明代永宣时期是鱼藻纹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鱼藻纹在瓷器上的装饰工艺越来越丰富,不再追求真实性,装饰性更强。多画鲤鱼,寓意...
元代陶瓷鱼藻纹以其生动活泼的写实风格,通过细笔勾勒轮廓、大笔涂抹填色的方式,描绘出鱼类的真实形态和水中生态的和谐共生,而这种风格对明清两代的鱼藻纹装饰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装饰品种上,明清两代明显增加,在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基础上,又创新了五彩、 斗彩、珐琅彩,为彩绘陶瓷鱼藻纹的全面发展拓宽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