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部分,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写了一段话剧,整部书的精华都在这里。一群人,有的身份尊贵,有的道貌岸然,有的满嘴仁义,有的沉默不语,他们主观或客观地压榨着一位穷苦的妇女,拆散了她的骨肉。回到“蛙”这个主题,它既谐音“娲”,讽刺了拥有“女娲造人”这种歌颂母亲伟大的民族,居然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
《蛙》是一部写实主义作品,它真实的反映了生育政策在推行过程中的历程,以及被实行者的经历变化,通过魔幻的主义色彩,更加渲染出它的影响力,但这一切都是浅层意象,真正的内涵则是莫言通过小说《蛙》,向我们展现了对于生命这一过程的崇高和敬意,以及对生殖繁衍的顶礼膜拜。三、莫言乡土文学中掺入魔幻现实主义的...
《蛙》是莫言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最初名为《姑姑与蛙》,几经斟酌后沿用了古希腊喜剧大师阿里斯多芬的剧本《蛙》的称呼。这百般推敲定下来的“蛙”字,最终有了“蛙-哇-娃-娲”的几重含义。 魔幻现实主义(魔幻写实主义)是 20 世纪 50 年代在拉丁美洲兴盛起的一种叙事文学技巧,这一写作手法常常以一种出人...
这时候,《蛙》的叙述视角从个人独白转变为多人讲述,众多的人物形象有了自己的话语,形成了一种众声喧哗式的复调。莫言在叙述角度上的这种开拓,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书中写道:“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件,与我剧本中的故事纠结在一起,使我写作时,有时候分不清自己是在如实记录还是在虚构创新。” “这个剧本,应该是我姑...
📚 用了一周多的时间,我终于啃完了莫言的《蛙》。这本书讲述了1960到1990年间,在山东胶州地区,一位妇产医生(有点像我的姑姑)在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 开篇就提到1960年的特殊时期,我和同学们在教室里“吃煤”的场景,真是让人心酸。莫言的描写总是那么平淡,却充满了...
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为《蛙》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力。通过象征、隐喻、时空模糊等手法的运用,莫言成功地创造了...
🌟🌟🌟🌟🌟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蛙》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上世纪中国乡村的生育史,还揭示了当代社会在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通过描述姑姑的一生,莫言直面社会敏感问题,关注人的痛苦和命运。🌾 恋别人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恋自己则不需要代价。我想怎么爱我自己,就怎么爱我自己,自己做自己...
《蛙》读后感: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 📚 《蛙》这本书,真的是让我又爱又恨。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代表作,这本书的名气太大了,所以我一开始也是冲着这个名头去的。原本我对那种有时代背景、写实派的小说没啥兴趣,但这本书真的是把迷幻现实主义、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现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莫言的《蛙》是以当年的计划生育为题材,但也似乎并非有意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评头论足、指三道四,只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在一五一十的陈述。姑姑是莫言心目中的英雄,又因为自己是姑姑所接生,所以想把姑姑的事迹付诸于文字有所记挂,为此大的历史背景便不易绕开。毕竟,姑姑一生的事业和接生、计生工作息息相关。
本文以莫言小说代表作之一——《蛙》为例,从人物形象、情节设计和语言表现等角度对莫言小说中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进行探析。 一、人物形象的魔幻化 莫言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充满了魔幻化的元素,他们或者是长有双头或三只眼睛的怪物,或者是从天而降的神灵,或者是拥有神奇能力的神秘人物,这些魔幻化的人物形象给莫言小说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