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事境 摘自:佛学大词典 十境之一。又作魔境。天台宗立十乘观法,其对境亦有十种,魔事境为其中之第五。指修行人于观察阴境、烦恼境、病患境、业相境等前四境后,犹未破惑,而天魔恐惧修行人若破惑度他,将损失其魔民,又虑修行人得大神通、大智慧,必受调伏控制,故发动种种魔事,破坏其修行。此际修行人宜...
魔鬼之心入之既久,熏染已深,有的食屎尿与酒肉等,说是净秽俱空,自己破佛所制戒律威仪,又以错误的言论引导他人犯罪,失于正受,起诸邪受,当从沦坠。 第十魔事:著有恣淫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贪图虚明之境以致深入心骨,心中忽然产生无限爱意,爱极发狂便为贪欲,这就名为定中贪图安然顺适...
■ 第一魔事:抑己悲生 在禅定中,当色阴已尽、受阴未破之时,修行者可能会得大光耀,自见己心和佛心相同,深自刻责不度众生。刻责过分出无穷悲悯,凡见一切,乃至看见蚊虻都好像自己的赤子一样心生怜悯,不觉流泪。这不是证入圣位的证明。觉了不迷,渐悟渐止,还复正念,久自消歇。若误以为已证得诸佛的同体...
禅修者在三摩地中坚凝正心,魔得不到机会,于是能穷尽众生十二类生的生灭根本。他观察行阴幽隐轻清,常常现出清扰冲动的生命受生的原动力,于是计三际(过去、现在、未来),计八万劫内外的见闻,计彼我之性,计四阴的生灭这四种边见,从而随入四种有边论中,就成为外道迷惑了中道的菩提正性。
第五、观魔事境者: 行人修四三昧,恶将谢,善欲生,魔恐回出其境,又当化度于他,失我民属,空我宫殿;又虑其得大神力、大智慧力,复当与我兴大战诤,调伏控制,触恼于我,遽其未成,坏彼善根,故有魔事也。行者道弱,未动波旬。一切鬼神属六天管,当界防戍,正应动此耳。经云:“魔事、魔罪不说者,是菩萨...
所属专辑:禅门静坐基本法 猜你喜欢 593 十二个步骤与十二个传统 by:千山一尘 2.1万 Jason老师讲故事第十二季 by:爱讲故事的Jason老师 2.6万 人生十二讲 by:慧思箴意 4688 人生十二讲 by:跃升小宇宙 5.1万 元气十二讲 by:AlexanderMa正念打坐 943
想阴禅境魔事;末法唯..“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
??? [色阴区宇]可说是修首楞严三昧时,证得三昧的最初现象(初相)。[色阴尽]章,则是以三昧力照破色阴的最后成果之相。而在这[初相]与[末相]之间,也就是在照破色阴的过程中,还有十种现象,称为[色阴十境],或[色阴十魔相] ? ???底下十种情形,碰到任何一个、一种情形,记得!统统不能执着,也不能认...
受阴禅境魔事(迷之招..案曰:见诸佛心如眀卝镜中显现其像,乃打破色阴、超越劫浊之结果。观世音圆通章所云“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干慧地中所云“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圆卝眀,蓥十方界”,大致相齐。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
色阴区宇所现十境次第相生,受阴十境随缘个别显现,不出苦、乐、忧、喜、舍五相。觉悟之后,随缘利生,不失正受,就没有过失。当误以为是证入圣位的证明,狂妄自大,易沦为魔眷而堕落。 色阴区宇的境界 佛说,彼善男子继续精研,在修三摩提微密观照中,到了空色俱忘、心光遍圆的境界,称为色阴尽。看见诸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