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战略错误:将御敌于国门之外,改为纵敌入围,聚而歼灭。从刘备时代到诸葛亮时代,蜀汉的御敌战略是:将敌人阻挡在国门之外。蜀汉利用蜀道险峻的特点,前出汉中设防,在秦岭进出汉中的数条要道上防守,阻止魏军进入,在此战略之下,魏军很难进入汉中,比如曹真伐蜀和曹爽的兴势之战,都以失败告终。姜维成为大...
本以为事情就会这样结束,但在随后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导致灭蜀的主将钟会、邓艾被杀,就连蜀汉大将军姜维也被杀死,成都发生了一场浩劫,那么问题来了,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邓艾居功自傲 魏灭蜀之战,邓艾是首功,因为他偷渡阴平,成功地逼降了刘禅,在钟会之前进入了成都,随后邓艾俨然以功臣自居,做...
灭蜀成为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的一大功绩,也抵消了弑君的不良影响,魏元帝曹奂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晋王、加九锡,此时的司马昭距离皇帝之位只有一步,就在司马昭准备按部就班取代曹魏的时候,却因病去世,他在有生之年虽然没能直接篡位,但为自己儿子上位铺平了所有道路。司马昭长子司马炎继承了司马昭所有官职、...
蜀汉也因此宣告灭亡。后果 随着蜀汉的灭亡,司马炎顺理成章地称帝,曹魏末代皇帝曹奂选择禅让,司马炎建立了晋朝。结论 魏灭蜀之战不仅是三国时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标志着分裂的三国时代逐渐走向大一统,也为司马氏代魏立晋埋下了伏笔。这个历史事件提醒我们,在动荡的时代,出奇制胜的策略往往能够改变历史的进程 ...
1、魏灭蜀之战的作战原因 魏灭蜀的原因是司马家族在夺取曹魏政权的胜利成果之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司马家族能够篡权,不说别人,从司马懿来看就说明他们都是很聪明,很有上进心的人。因此在控制曹魏政权之后,他们表面上对外交好,对蜀汉以及东吴全部都采取和平共处的政策,但是实际上,他在蜀汉与东吴走下坡路的...
刘禅的心态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无能,也暴露了蜀汉政权的根本弱点。魏灭蜀之战,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较量,更是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益州士族的集体背叛,才是蜀汉覆灭的根本原因。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权力的游戏中,利益才是永恒的主题。而那些看似铁板一块的政权,内部往往暗流涌动,充满了不为人知的秘密。
魏灭蜀汉的战争,三个牛人同时卷入其中,迎来了他们命运的终结时刻。战前的阴谋 魏国内部,钟会和司马昭战前暗过招。针对这场伐蜀之战,司马昭是发起者,钟会是支持者,邓艾是反对者。司马昭发动战争,一为洗刷在“甘露事变”中杀死皇帝曹髦的污点,二为以战功赢得民心。钟会作为唯一的支持者,希望可以领兵作战,...
最终,益州士族的消极态度直接导致了蜀汉的防御体系全面失效。朝中无人支持姜维的军事部署,各地驻防将领也因士族的影响而不战而降。当司马昭发起灭蜀之战时,益州士族选择袖手旁观,甚至暗中向魏国示好,以求在政权更迭中保住自己的地位。这一系列权力更迭和内部矛盾,让蜀汉失去了最宝贵的内部团结。益州士族从最初...
可以认为,魏国攻灭蜀汉的战争本质上与之前荆州刘表向曹操投降及益州刘璋归顺刘备的情况相似,都是士族集团对地方割据政权统治者的残酷抛弃。司马昭之所以坚持灭蜀,尽管面临反对,是因为他意识到了刘备政权的脆弱本质。公元260年,曹魏都城洛阳发生了震惊世人的甘露之变。魏帝曹髦因不满司马昭的专权,带领三百名亲兵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