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村牛王庙会是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单位是临汾市尧都区群艺馆。基本情况 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别属于民俗,级别是省级。传承保护 2009年4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晋政发[2009]12号)》,“魏村牛王庙会”被扩展进第一批名录项目。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独特的存在,如熠熠星辰,照亮我们对往昔的认知。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便是这样一颗闪耀着古韵光辉的明珠。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承载着戏曲文化与时代记忆的鲜活史书。全国现存的元代戏台实物仅有八座,更早的宋金时期戏台更是凤毛麟角,仅存一座。而令人惊叹的是,在临汾市不到10公里...
牛王庙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魏村,宋金时期,平阳出现大量牲畜染病。田野庄稼无法耕种,宋真宗降旨,命医前往平阳救急。将大量草药倒入汾河上游,河水经过浸泡自然成了药剂,后命沿河居民将牲畜战马赶到河边饮水,三日后牲畜痊愈。当地百姓感激医生,遂建牛王庙祭祀,对面戏台建于元至元二十年,石柱刻有蒙大元国至元二十年岁次癸未季春...
在临汾的乡间小路上,偶然发现了一座古老的庙宇——魏村牛王庙。这座庙宇的主角并不是大殿,而是戏台,现存元代戏台中较早的一座木结构戏剧舞台,是临汾三座咖位元代戏台之一。🎭 戏台的独特之处 戏台正面有两根砂石质长方形石柱,分别立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和元至治元年(1321年)。西柱的抹角处刻有“蒙大元国至...
临汾市魏村牛王庙内有座元代戏台,始建于公元1293年,历经八级地震不倒,是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的宝贵实物资料。 牛王庙又称“三王庙” 魏村因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晋文公的大将魏雠驻地而得名。魏村坐落着一座气势宏伟的寺庙,这便是名扬四方的牛王庙。 传说宋金时期,金国南侵,当时秋播在即,平阳地界却有大量牲畜染病。宋真...
魏村牛王庙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沿中轴线由南而北依次为戏台、献亭、大殿,大殿两侧有耳殿。根据现存碑刻及戏台前石柱题记,牛王庙创建于元至元十七年,而现唯一留存的元构戏台为至元二十年(1283 年)所建,其余皆明清建筑。庙内正殿又称三 - 韩哥于20231001发
自2016年开始,魏村村两委还就牛王庙外部环境进行了整治,填埋矿坑焦窝、种草栽花植树,大打生态文明攻坚战,还魏村古镇碧水蓝天。当初27个村社共同承担举办牛王庙会的会规,最后只剩魏村东道主一家。小村办庙会,全民齐参与,满怀朴素的家国情怀迎接四方游客! 地灵方建庙、有庙才有客,村凭庙势...
🏞️ 晋南的第十七站,我们来到了魏村牛王庙,这里不仅有原汁原味的古建之美,还有重走梁林路的独特体验。在这里,我们再次享受了VIP专场的待遇,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年代。🎭 令人惊叹的是,这里还保存着国内发现最早且有确切修纪年的元代戏台。看着那些古老的戏台,仿佛还能听到演员们的唱腔,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气...
📍来到山西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这座戏台位于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魏村,又称舞楼,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戏台采用乐楼形式,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呈正方形,三面有墙,正面当台口,无前后场之分,还保留着宋金乐亭旧制。📜戏台台基高1米,台身前面阔7.45米,进深7.55米,建筑结构为“井”字形框架,顶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