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刑事诉讼中的协商性司法”,已结项;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协商性刑事司法研究”,已结项;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项目:“借问路在何方-比较法视角下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4、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自设项目:“死刑案件的权力配置”,在研;5、国家社科...
早在上世纪末,达马斯卡就敏锐地观察到,“在20世纪,我们经历了不断增长的对于客观真实概念的怀疑……一些持不同观点的学者——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海外——开始将真理的‘沟通(communicative)理论’‘对话(dialectical)理论’‘合意(consensus)理论’奉为法律活动中事实认...
本届论坛由深圳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与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论坛的主题是“刑事诉讼法修改与辩护制度完善”。 本届论坛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300余名专家学者、法律实务界人士出席了本届论坛,在线实时收看达8000余人次。 以下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
魏晓娜: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艾丽再巴叶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载《证据科学》2024年第3期。因篇幅所限,略去注释。 摘要:将概率论运用于刑事审判中的事实认定的尝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
2024年8月3日,山东刑事辩护高端论坛第五期暨“无罪辩护中的证据问题”理论研讨会在青岛市即墨区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由山东省律师协会、山东大学刑事司法与刑事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联合主办。在专题一“刑事辩护证据运用中的突出问题”的研讨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魏晓娜教授围绕无罪辩护中的...
魏晓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非常荣幸参加尚权刑辩论坛,感谢毛主任的邀请,我今天讨论的是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控辩协商,虽然我没有亲临现场,但是上午、下午也一直在听各位的发言,我注意到在上午轻罪治理与刑事辩护环节,有几位发言人也谈到了认罪认罚从宽的主题。我今天的发言可能会衔接上午,尤其是郭...
魏晓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非常荣幸参加尚权刑辩论坛,感谢毛主任的邀请,我今天讨论的是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控辩协商,虽然我没有亲临现场,但是上午、下午也一直在听各位的发言,我注意到在上午轻罪治理与刑事辩护环节,有几位发言人也谈到了认罪认罚从宽的主题。我今天的发言可能会衔接上午,尤...
1992-1996:郑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 1997-2003: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 2007.12-2008.1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爱德华兹学者、访问学者 2015.8: 德国马普所访问学者 2017.10: 美国纽约大学亚美法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8.11.18-11.24: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法学院教学交流 荣誉奖励 《刑事起诉标准不宜降低》获...
魏晓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刚才听了张栋老师的发言,他提到了权利主导和程序主导的问题,这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权利是程序的灵魂,没有权利,程序就成了纯粹的手续,没有多大意义了。刚才也听了最高检、最高法院几位的发言,谈到了很多细节,也很有启发。从刚才李法官的发言,可以看到最高法院为了提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