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洛阳,一定不要错过北郊机场附近的古墓博物馆,那里有一座非常值得一看的北魏皇陵——宣武帝景陵。虽然北魏皇陵的整体规模不算大,但这座景陵还是有一些独特之处。 景陵的规模和结构 🏯宣武帝景陵的封土高度大约是24米,直径约为110米。墓室的深度大约是6.3米。整个玄宫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
尽管景陵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掘,但最后一次发掘时,地宫内还是出土了一些珍贵的文物,包括青瓷盘口龙柄壶、青瓷钵、陶砚、石帐座和石灯等十余件。尽管这些文物数量不多,但它们已经超越了北魏陵寝制度的规定,显示了宣武帝的奢华生活。景陵不仅是研究北魏陵寝制度和丧葬习俗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历史...
这是1500年前北魏宣武帝元恪的陵墓,早在宋代就开始被盗,现尸骨无存!幸亏被挖掘出来才得以保护!#宣武帝 #景陵 #洛阳古墓博物馆 - 黔景视觉🇨🇳于2023120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349.4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洛阳古墓博物馆里有北魏宣武帝的陵墓景陵,是目前唯一开放的北魏帝王陵墓地宫。封土直径110米,现高24米,历经1500多年,封土依然高大巍峨,气势壮观。 地宫置于封丘之下,坐北面南,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
然而,在延昌四年,即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却突然在洛阳驾崩,其遗体被安葬在景陵。景陵的封土巍峨耸立,高度约达24米,直径则约为110米,彰显着北魏皇家的尊严。虽然北魏的丧葬制度沿袭了汉制,但与厚葬相反,他们主张的是简约而庄重的薄葬。地宫的结构颇为讲究,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以及墓室四个紧密相连的...
北魏宣武帝元恪,孝文帝的儿子,年仅33岁便英年早逝(515年)。他生前未能为帝国带来胜利,死后留下的却是接连不断的黑暗与混乱。六镇起义为北方带来了新的力量,这股力量在关中生根发芽,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公元620年,这股力量的杰出代表——流淌着六镇血脉的李世民,率大军自潼关东出,包围了洛阳的王世充。这位...
在洛阳市北郊邙山乡冢头村东侧,有一座巨大的墓冢,长期不知墓主身份。清代,洛阳知县龚松林认为这里是汉冲帝怀陵,并且在墓前竖立石碑。新中国成立以后,结合周围出土墓志,初步判断此墓是北魏宣武帝景陵—— 2023年5月2日上午,在洛阳古墓博物馆内,参观完陈列展览以后,我和朋友来到旁边的北魏景陵。正值五一假期,这里游...
由于孝文帝打下的国力基础,元恪也有资本开始长时间与南朝争夺领土,东线一直突破了淮河,西线也夺取了凉州大片土地,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突然驾崩于洛阳,死后葬于景陵。 景陵的封土高度约24米,直径110米左右,北魏丧葬制度承袭汉制,但主张薄葬。 地宫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墓室四个部分组成。
#历史古迹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在洛阳市北8公里处邙山乡冢头村东。景陵墓冢雄伟壮,景陵是建国以来经国家批准科学发掘的第二座皇帝陵,也是我国目前挖掘开放时代最早的帝王陵。宣武帝为北魏第八代皇帝,名元恪,孝文帝第二子,公元499年~515年在帝位,继承了其父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公元515年死于洛阳,葬景陵。北魏宣武...
既然这个陵墓被盗严重,考古时出土的东西不多,考古学家是确定这就是宣武帝元恪的景陵呢? 事实上,这座巨大的土丘在清代曾被认为是汉冲帝的怀陵。建国后多方考证为北魏宣武帝景陵,这得益于景陵周边其他北魏王室陵墓的勘测,再根据其墓志铭里写的和宣武帝陵墓的位置关系来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