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吴蜀两国一个有着长江之险,一个有着蜀道屏障,吴蜀出兵攻击魏国可谓是来得轻松走得也轻松,面对他们的进攻,广袤的平原没法提供给魏国任何地理优势,而要是主动去出征吴蜀的话,长江与绵竹屏障能够让守军在这里以一当十。面对着这样恶劣的地理环境,魏国如果贸然出兵,必然会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吃大亏,所以如果不采...
然后说下人口方面,魏国国土面积最大,人口自然也是最多的,亡国时人口约450万,东吴亡国时人口约230万,蜀汉亡国时人口约94万。再说下军力方面,曹魏兵力共计50万左右,其中南线10万,东线10万,西线6万,洛阳及各处据点不到15万。东吴兵力20万左右,蜀汉兵力10万左右。仅兵力来说,曹魏完全碾压另外两国,为何更...
前言魏国在长达数千里的边界上构筑了坚固防线。“东自广陵、寿春、合肥、沔口、西阳、襄阳,重兵以备吴;西自陇西、南安、祁山、汉阳、陈仓,重兵以备蜀。”使敌人的多次入侵无功而返。需要强调的是,上述防御体系是曹操在赤壁战后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才建立起来的,并为后人所继承。规定刺史为“三征”下级曹操由...
但魏国却无暇东顾,因为魏武侯时期对外征战结怨于诸侯,虽然魏惠王后来又向秦国夺回了河西之地,但这时魏国的国力已经不如从前,之后经过马陵之战,实力大为削弱,再也无力攻灭逐渐强大的起来的秦国。结语:魏国在战国初期一度凌驾于诸侯列国之上,是当时的中原霸主,但在种种原因相互作用下,魏国最终与灭亡秦国的机会...
首先,魏国的政治智慧体现在其制度和政策上。例如,"屯田制"的实行就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它充分利用了当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解决了军队的粮食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这种既满足军事需要,又促进农业生产的政策,显示了魏国高超的政治智慧。其次,魏国在战争中的胜利也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国力和智慧。
魏国的国力大不如前,经过战争之后,实力大大削弱,已经无力再进攻逐渐强大的秦国了,但是在各种原因的相互作用下,魏国最终错过了灭秦的机会,虽然在魏文侯时期,魏国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从根本上削弱了秦国,但是由于魏武侯在位期间做出了很多错误的战略决策,不仅错过了灭秦的机会,而且还与诸侯为敌。
魏国、赵国分得领土最多,韩国领土面积最小 首先第一个原因我们从领土面积方面来看;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土地是炙手可热的,是每个国家利益纷争的关键,同样也是一个国家提升自身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在古代的一些战争当中,他们争夺的首要目标就是土地。三家分晋之后,我们从三个国家的领土方面来看,魏国和赵国...
然而实力强硬的魏国也不敢贸然进攻蜀国,反而经常“挨打”,这背后有什么缘由呢? 蜀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三国时期,蜀国在荆州和益州一带,也就是如今的四川一带。 蜀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刘备占据了这个关口,便可无虞了,要不是蜀地一带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蜀汉或许可以占据此地,可保江山万...
魏文侯之后的魏武侯呢,他在老爹的基础上把魏国国力推到了顶峰。不过呢,在对外政策这方面,他可就跟魏文侯的时候不一样了。魏文侯那会儿政策稳健又灵活,到他这儿就变成冒险贪进了。而且之前西进秦国的战略他也不要了,把魏国的精力都放在跟山东那些诸侯争土地上了。魏国对外打仗的时候,先是跟韩赵关系搞僵...
原本魏国的土地和人口就比吴蜀两国多,他的发展速度就会更快,现在没了诸葛亮,没人再去骚扰魏国了,魏国的发展就更快了。原本魏国国力100,蜀汉50,东吴70,但诸葛亮死后,魏国得到了充足的发展机会,使得魏国国力暴涨至1000,而彼时的蜀汉国力不过300,东吴国力不过500,换算成魏国国力100,那么蜀汉就只有30,东吴只有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