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瓶,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文物,起源于三国两晋时期,是一种充满寓意的明器。🏺 它们常在罐中发现各类谷物,因此也被称为谷仓罐。人们希望通过这些魂瓶,在死后也能享受到丰衣足食的生活,这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些魂瓶不仅是一种容器,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 它们常常采用堆塑手法,造型立体且丰富繁杂...
宋代出殡图谷仓罐 魂瓶也称谷仓罐,是魏晋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一种陶器陪葬品。早期谷仓罐上面大多捏塑有古建筑和出殡图,生动再现了当时的葬礼场景和文化习俗。在宋代魂瓶无论是数量还是艺术性都大不如从前,以简单贴塑或采用阴刻手法表现动植物纹,这一时期魂瓶上极少有出殡图装饰内容。宋以后流行火葬,魂瓶逐渐...
魂瓶是由早起的谷仓演变而来。传说伯夷、叔齐因忠于殷商,劝谏武王伐纣无效而誓死不食周粟,在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两人遂饿死于首阳山,人们念其抱节之志,故在陪葬品中放入“五谷囊”,魂瓶随葬的礼俗自此出现。王肃《丧服要记》中记载:说是春秋时的鲁哀公为父举丧,孔子因其未在陪葬品中放进五谷囊而问责于他...
宋元魂瓶。魂瓶又称谷仓罐,多见于南方墓葬,宋代有一种细长高大的魂瓶,多见于青白瓷。魂瓶上的堆塑是有一定讲究的,包括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伏听和仰观、十二时神再加上一些小动物。图一、二见于皇城博物馆,上面的塑像相对精细,上面的形象源于北方墓葬中的各类镇墓俑,而唐代以后逐渐转移到南方,随着...
魂瓶为冥器(明器),又名谷仓罐、堆塑罐、粮罂罐和皈依瓶等,常见于汉代至宋元时期南方地区的墓葬中,为亡魂“归一之所”的随葬器物。"冥"是古人认为的人们死后进入的世界。缘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永生的向往,中国自古就有灵魂不灭的思想与事死如事生的传统。人死之后,灵魂尚存,故而要安魂佑生。《全晋文·驳招魂葬...
谷仓罐:又称魂瓶,三国、西晋时矮胖粗大,上部堆塑复杂,楼阁、人物、鸟兽众多。东晋时变得较为修长。东晋后一度消失。到宋代,又大量出现形体更为修长轻盈、形式上迈宝塔的魂瓶,但上面大多堆塑十二生肖像,极少见楼阁鸟兽。品种也由南北朝时的青瓷,变成青白瓷、白瓷。明代一些地区,魂瓶更简化为形体修长的带盖罐(有...
谷仓罐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自六朝至元明,谷仓罐就被作为一种专门限用于陪葬的模型明器,被后人称作“魂瓶”,即死者灵魂的栖息地或寄托物;同时,其新异多姿的造型和纷繁复杂的装饰题材,又使它得到了“堆塑人物罐”、“飞鸟人物罐”和“堆塑谷仓罐”的美称。所以在现在的收藏界,大家普遍认识谷仓罐与堆塑罐是同一...
魂瓶谷仓:1700年前的江南丰收图 🏺 青釉堆塑谷仓罐,高46.4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13.5厘米,出土于20世纪30年代浙江绍兴三国墓。 🏺 谷仓罐、堆塑罐又称“魂瓶”,是南方地区汉代至明代墓葬和窑址中常见的明器(冥器)。这种谷仓是死者对生前生活的留恋,祈愿粮食满仓、生活富足。 🏺 魂瓶作为陪葬用品,里面放置...
这次我们发现了令人惊艳的青釉瓷魂瓶,也被称为堆塑罐或谷仓罐。🎁🐟🦀️🐦罐身上装饰着各种精美的贴塑,包括鲶鱼、蟹、仙人骑瑞兽、佛像以及双头鸟等图案,每个图案之间还巧妙地挖出了圆孔,真是匠心独运!🎨🏰在罐身的上部,五联罐的结构得以延续,但外侧却贴塑了更多壮观的图像,如门阙、石碑、胡人乐队...
宋代堆塑谷仓(魂瓶)一对,高约16cm 统一编号: se100903764 店内编号:6 品种: 青白瓷/影青瓷 属性: 宋朝, ,罐/缸,,景德镇窑 ,,, ,,, , 简介: 早年江西抚州地区收来的大开门老物件,有着不错的艺术欣赏价值,待结缘... 备注: 一高一低,约16cm,15cm,中肚直径约9cm。 浏览量: 0 点评: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