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六年春,宰相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了长安。冬天时,两人在睢阳相会,面对即将离别的友人,高适挥笔写下这首《别董大》。离别诗一般都是悲伤的,而高适这一首却是慷慨豪放的。千里之间,黄云蔽日,天色昏沉沉的,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景象悲凉,诗人又该怎样话别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除夜作高适(唐)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宿石头驿①戴叔伦(唐代)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
A.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之一,属于其边塞诗经典。 B. 《竹里馆》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者不符。 C. 《登幽州台歌》为陈子昂所作,主题为怀才不遇的感慨。 D. 《秋兴》是杜甫的组诗作品,与高适无关。 E. 《封丘县》(又名《封丘作》)是高适反映仕途矛盾的诗,属于其作品。 综上,正确答案为A、E。反...
所谓“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人生的道路无限宽阔,到处可以通达,有志之士可以挥洒才能,建功立业。在离别之时,唐代诗人高适写下《送韩九》一诗,勉励朋友昂然前行,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惆怅别离日,裴回歧路前。 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常与天下士,许君兄弟贤。 良时正可用,行矣莫徒然。 “...
高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并称为“边塞四杰”,与岑参并称“高岑”。高适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乐观精神,其创作风格慷慨悲壮,笔力雄健,气势豪放。他的诗歌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与王昌龄、岑参等人的边塞诗风格不同,高适的诗歌多抒写征戍之苦以及对边塞生活的感受。一、 边塞诗人...
高适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2)。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3)。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注释:【1】此诗为诗人离开长安后寓居蓟门所作。王之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被人诬谤而去官;郭密之,...
高适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奔放的风格,也有清新婉约的风格。他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调整自己的语气和情感,写出不同风貌的诗歌。例如,《塞上》是一首写战争场景的豪迈之作,《别董大》是一首写送别情感的婉约之作。高适的诗词是唐代边塞诗中最为杰出和典型的作品之一,它展现了盛唐时期的奋发进取、蓬勃...
这首诗创作于高适的送别场景中,他送别的是李少府和王少府,他们分别被贬至峡中和长沙。诗中的“巫峡”指代了李少府贬谪之地,而“衡阳”则是王少府南归的象征。这些地点的象征意义,使得诗中不仅仅是对个人的送别,更是对友谊和希望的抒发。高适的这种写法,为后人解读诗歌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层次,让读者能够更深...
(1)高适诗反映生活面较广,多写边塞生活。(2)在极负盛名的边塞诗力作《燕歌行》中,高适不讳言征战的艰苦,但不失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苦难与崇高的对照,更增添了出塞征战的慷慨悲壮。除以沉雄气质和浑厚骨力取胜外,此诗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是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的典范之作。(3)除七言歌行外,在表现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