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别董大》(其一) 高适 全唐诗 《别董大》其一是由唐代诗人高适所作,全诗如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生平: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
大唐盛世的离别诗中,那些缠绵悱恻、悲清留恋的佳作,自然是感人至深,但别样的慷慨悲歌、真情诗作,却又以它的感人肺腑,真心实意,为古老的渭城增添了另一种豪放低回的绚丽色彩。这其中,高适的《别董大》就是这样的佳篇。送别诗,少不了悲情,少不了感怀。但高适却展现出了豪迈豁达的胸襟。与岑参并称“高岑...
走近古诗词:高适《别董大》(其一)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的“董大”,名叫董庭兰,因在兄弟中排行老大,所以称他董大。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他是吏部尚书房琯的门客,公元747年春房琯被...
《别董大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后又各奔他方时的赠别之作。第一首诗重在写董大,先勾勒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以表现其处于困顿不达的境遇中,后表达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展现出豪迈豁达的胸襟;第二首诗主要写自己,先回顾十年漂泊生涯,后勉励友人,也是自励,...
《别董大》创作于747年,是唐代诗人高适在送别友人董大时创作的两首七绝,其中第一首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他出生在官宦家庭,祖上曾做过大将军,是唐初名将,父亲曾任韶州长史等低阶官职。高适早年家境贫困,二十岁时到长安谋官未成。公元747年,44岁的高适已在社会...
别董大(其一)[唐代]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译文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曛(xūn):昏暗。白日曛...
小朋友们好,喵喵老师和大家一起学古诗:《别董大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组诗作品。 这首送别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
1、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注释: 别董大:选自《高常侍集》。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千里:此指广阔。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别董大二首·其一》注释: 千里黄云白日曛(xūn),北风吹雁雪纷纷。
1、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注释: 别董大:选自《高常侍集》。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千里:此指广阔。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